率207年最大商貿團 求簽211億元合約英揆訪華銀救經濟

率207年最大商貿團 求簽211億元合約
英揆訪華銀救經濟

全球經濟軸心東移,西方國家領袖急於救國內孱弱經濟,近期跟亞洲國家打交道,都是經貿掛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上周在法國派銀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印度變身大銷售員,昨天(周二)輪到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Cameron)叩門,攜同207年來最大的代表團訪華兩天,目標是簽署27億美元(211億港元)合約、尋求中英雙邊貿易額五年內翻一番到1,000億美元(7,800億港元)。

卡梅倫的代表團共51人,除了財政、能源、教育和商業四大閣臣,還包括巴克萊銀行、勞斯萊斯、維珍集團、蜆殼等企業的43名商界領袖及一些文化教育界人士。今次是卡梅倫5月上台以來首次訪華,代表團陣容龐大,足見其政府對這次行程的重視。

參觀Tesco超市凸顯商機

英國《每日電訊報》則別具歷史心眼,指這是英國207年以來最大訪華商貿代表團。之前最大規模一次,是英皇特使馬戛爾尼(GeorgeMacartney)1793年率數百人訪京,促滿清政府開放貿易,但他不肯向乾隆皇三跪九叩,乾隆拒擴大通商,最終英國在半世紀後的鴉片戰爭,用大炮打開貿易大門,割據香港。風水輪流轉,英國國力現已大不如前,赤字達破紀錄的2,493億美元(1.9萬億港元),為挽救經濟而再向中國叩門。
卡梅隆今次訪華目標鮮明:「我們肩負着重要的貿易使命。我們的訊息十分簡單明瞭:英國現在對貿易態度開放,英國政府也對貿易持歡迎態度,並希望與中國有更緊密關係。」他在美國《華爾街日報》撰文表明希望此行開展中英「雙邊貿易新年代」,將兩國貿易額在2015年倍增至1,000億美元,英國對華出口由去年的124億美元(967億港元)到2015年增至300億美元(2,340億港元)。
卡梅倫專機昨早抵達北京後,在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談,雙方都強調要加強中英合作和友好關係。他昨天的第一個參觀點,就是Tesco樂購集團在北京開的超市,凸顯英國企業在中國的商機。他今天將與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出席中英工商峯會、在北京大學演講、參觀長城和一所鄉村學校。

卡梅倫撐英國企業,參觀北京的Tesco樂購超市。美聯社

「為英國製造就業職位」

卡梅倫訪華前後,四位內閣大臣與中方就經貿、能源、財金和教育進行對話,在昨天中英財金對話中,英財相歐思邦(GeorgeOsborne)重申英國支持歐盟盡早給予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拉攏中國經濟合作。英方發聲明指他的會談「加強英中貿易投資關係、為英國製造就業職位和支持經濟增長。」
卡梅倫率龐大商貿團訪華,銳意簽署27億美元(211億港元)合約,實行大小通吃。截至昨天宣佈的合約,大的有總值12億美元(93.6億港元)的勞斯萊斯(Rolls-Royce)空中巴士引擎合約、Tesco樂購投資30億美元(234億港元)在華增開超市,小的有五年增至1.6億鎊(20億港元)的蘇格蘭威士忌協議令、五年總值4,500萬鎊(5.63億港元)提供種豬到中國的協議、培生(Pearson)教育集團在華增建50間英語創造2,000新職位,還有能源、環保和城市設計服務等。有報道指英國石油公司與中國海洋石油公司,亦有南海石油勘探合作協議,但未公佈。
歐美近期與亞洲國家互訪,爭相掘金。胡錦濤訪問法國和葡萄牙,共簽訂200億美元(1,600億港元)合約,奧巴馬訪印度簽署100億美元(780億港元)合約,相對下英國所簽的合約總值少得多。
英國《每日電訊報》/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溫家寶昨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卡梅倫(左一)及英國工商界代表。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