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展出人頭湧湧 嫌一個鐘唔夠喉睇《上河圖》男孩追豬最爆

首日展出人頭湧湧 嫌一個鐘唔夠喉
睇《上河圖》男孩追豬最爆

【本報訊】動畫版《清明上河圖》昨日首天展出,男孩在虹橋緊追肥豬的情景「跑出」,成為不少參觀者最愛。有市民大讚動畫版製作有心思,小如蓮花燈及林間小鳥等細節都一絲不苟,但抱怨參觀時間只得一小時「唔夠喉」,未能細看各個人物動態。
記者:王智君、林浚川

動畫版《清明上河圖》昨日起一連三個星期,在機場亞洲國際博覽館展出。博覽館全日人頭湧湧,大部份市民於指定參觀時間15至30分鐘前抵達會場,少數更提早逾一小時到達。

是製作隊創意加插

參觀市民表現興奮,投射區嘩聲四起,閃光燈此起彼落。昨日參觀的多是長者及學生團,來自保良局何壽南小學的五年級學生表示,參觀前沒有「做功課」,「但係今日老師剪咗份報紙畀我哋睇,有個乞丐俾馬車撞倒都冇事,但仲未搵到。」說完便一窩蜂尋找乞丐及男孩追豬的蹤影。
中段的虹橋是《清明上河圖》焦點,製作團隊發揮創意,在熙來攘往的虹橋加插男孩追豬情節,成為參觀者必看場景之一。何婆婆笑言,全長120米的畫卷中,最深刻是那隻在人群中亂衝亂撞的肥豬,「因為佢係加插落去,較為突出,令我注意多啲。」
大學一年級生蔡同學表示,《清明上河圖》值得一看,「(人物)有啲似遊戲機嘅公仔,但真係感受到宋朝有幾繁榮,尤其是虹橋嗰段見到好多船夫拉船,城樓有駱駝商隊入城。」身旁的冼同學則大讚動畫版製作有心思,小如蓮花燈及林間小鳥等細節都一絲不苟。她們說投射區內秩序良好,「兩、三分鐘就會有空位攝入去,都可以睇得好仔細」。

畫中虹橋附近男孩追逐肥豬(紅圈示)的情景,最受歡迎。

一名長者不適送院

陳小姐表示,畫卷比想像中壯觀,建議參觀者要從不同距離、角度欣賞,「遠睇立體效果好好,近睇就可以睇得仔細啲,睇到個人做乜嘢」。她認為若要細看各部份,起碼要1.5小時。
昨午12時許,一對夫婦在觀賞期間,丈夫疑因不習慣《清明上河圖》展覽期間時光時暗,感到頭暈不適,遂通知職員報警及召救護車將他送院,治療後無大礙。據悉男事主年約70歲,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馮程淑儀表示,會彈性處理人流,若情況許可會讓市民提早5至15分鐘入場;參觀完結前15分鐘會有廣播,提醒市民離場,並拉繩分隔兩個時段的參觀者。

參觀者心聲

陳小姐
「遠睇立體效果好好,近睇就可以睇得仔細啲,睇到個人做乜嘢。」

何婆婆
「我買咗兩張飛,老人家行得慢要慢慢睇,起碼要睇個半鐘。」

施小姐
「我專程帶叔父一家嚟,仲用咗三千蚊買幅清明上河圖複製版。」

陳太
「最欣賞有音效,例如有鼓聲有馬叫聲,感覺更真實,過幾日會同屋企嚟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