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陸續收到薪俸稅的稅單,有人快樂有人愁。有稅單者應該高興,因為收入高於免稅額才要交稅,因此是喜。如果各位賺的是時薪28元,工作一整月才可能有六千多元,年薪肯定低於基本免稅額10.8萬元,因此不用交稅。要繳交高稅款者,收入肯定不錯,但有些人不懂理財,要年年借錢交稅。
香港的制度是稅前支薪,因此要準備約10%的薪金回歸政府。做生意的人一定會為利潤作稅務準備,其實個人也應如此。借錢一族以後可以每月儲起10%買儲稅券,或是到銀行開一個一年期的零存整付戶口,一年後應該有一筆錢作交稅用途。
有人索性月供股票以賺取一筆來交稅,但股票不保本;而且若供款額低,其固定費用高。想回報高於港元存款,可在國內開設零存整付的人民幣存款戶口,一年期的年息1.91厘。
真的要借稅貸,就應貨比三家,不要只看實際年利率,因為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最後要付多少。某銀行給予特選客戶實際年利率3.44厘(以借10萬元計),普通客戶4.62厘,前者借10萬元分12個月還,每月還8500元,總利息是2000元;後者每月還8550元,總利息2600元。其他銀行也可以用此方法去比較及得出借貸總成本。無論是否有現金回贈或折扣等,借貸人應發問在計及回贈、手續費、折扣後,共借了多少、每月還多少、共還多少等,比較起來便一目了然。
借稅貸去消費甚不智
借了稅貸拿去消費甚為不智,因為這就如把流動資金緊絀的問題押後處理。當借了稅貸後,不是一勞永逸,因為往後的日子也要還款,影響日後的現金流。如果只是一兩個月周轉不靈,可以考慮循環貸款,它的息率高但借貸期短,還了便不計息。以借10萬元計,兩個月的利息可能只有1100元。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