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的外憂兼通脹的內患,人民銀行兩位副行長杜金富與馬德倫均指,人行不會放任通脹的出現。
國統局於本周四(明日)公佈10月份包括通脹等多項經濟數據。不過,發改委主任張平事先張揚,年初時國家制訂的目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是3%,但現在看來,比原來預期的還要嚴峻,為部委級首次表態。
張平表示,原來預計第4季的形勢可能好一些,但年內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如自然災害較多、需求較旺盛等;同時,美元貶值造成的流動性寬鬆,亦引起一些炒作,所以包括石油、鐵礦石、農產品、糧食、棉花、油料的國際市場價格,在這段時間都比較高。
過去4年 CPI被低估7%
內地《財經網》引述消息指,中國國家糧食局急電召開「秋糧購銷工作座談會」,各地糧食局、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糧集團、中國華糧物流集團、中國中紡集團均參與座談會,局方於會上傳遞訊息,是在未來市場管理方面,主要是從收購企業的資格、企業庫存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信貸約束三個方面加強管理。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徐奇淵昨指出,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這約4年半時間內,CPI大約被系統低估了7%。通脹實質已放任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