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手段傳部署直接干預房價

行政手段
傳部署直接干預房價

中央又對樓市出口術﹗《證券時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有關部門正着手制訂相關管理辦法,讓省級物價部門可直接對房價進行行政調控。
該報道稱,當房價大幅上漲時,經省級人民政府同意,省級物價部門有權直接干預,限制商品房銷售價格,如直接限制發展商利潤水平、直接限定銷售價格等。
報道引述地產界人士稱,國家若要調控樓價,並非無法可依。內地《價格法》規定,五類商品和服務價格可以實行「政府指導價」,或直接由政府定價,當中包括: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關係重大的極少數商品價格,資源稀缺的少數商品價格,以及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
惟瑞信分析師杜勁松認為,昨日地產股並未受消息影響,說明市場對此消息的真實性存疑。他並指出,就算傳言孰真,該辦法可能處於討論階段,距離真正落實尚有一段日子,而且也未必立即全國鋪開,「你看房產稅就知,說到今天也沒有推出。」
房產稅一直處於在弦階段,財政部財科長賈康昨日對《路透社》透露,「十二.五」期間會繼續推進資源稅與房產稅。他又稱,在通脹未形成殺傷力時,推出新政是好時機,惟「由於重重既得利益者的障礙,房產稅未能利用好時機,但這是(通脹)一個中長期風險。」

既得利益者成障礙

擺不平利益,房產稅寸步難行,出口術管樓價是矛招還是虛招,無論真假,代表內地調控仍呈現「高壓」態勢,令「價量齊跌」現象逐漸蔓延。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上周(11月1日至7日),北京、深圳、杭州的商品房成交價均出現回落,按周分別下降6.97%、13.06%及24.49%。
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目前部份大中城市住房價格仍然過高,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工作依然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