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園記 - 鄧達智

仁園記 - 鄧達智

托蔣大姐芸福氣有幸插隊從倫敦回來即加入蔡伯勵老師順德節並鳳城美景美食三日兩夜身心共益團。雖因工忙只參與兩日一夜自由行,然龍江蔡府「仁園」心共目之欣賞得惠頗深,暮色漸濃別園車子朝三水方向漸遠,蔡府桂花香氣徘徊思念漸深;好一刻後悔應朋友季節「啫小鳥」的離園邀約,盼日後再臨。
感受仁園需從幾方面進行:
一、主人禮儀周周款客熱情心意。
二、蔡氏一族對家鄉濃情並保護嶺南已失落的建築及園林修復的心志與力量。
三、口腹眼耳鼻全情開放的投入。
蔡老師二公子爾雅教授(比利時著名學府Leuven,魯汶大學)領我們從樹影婆娑亭台樓閣,並錦鯉金魚池相連下榻新建的部份信步穿過幾道橫,後門其中一道,廁身長巷再啟門進入連綿五、七間百年南方功名建築標準高樑鑊耳屋群組成的祖屋部份,其中幾家本非他們家所有,而是從不欣賞也不珍惜祖先嶺南文化遺蔭的族人手上購得,經歷二公子多年放下畫業親身設計並督工始成,一麻石一門神一繡閣一對聯一游魚池水滿洲琉璃亭一片蝙蝠慎遠鑊耳屋頂如屏……還有瓦頂下滿載從比利時運回畫具顏料畫架的畫室。流連忘返;好一個清涼爽快早晨主人伴我們沉醉老屋院落巷陌不願返。
仁園的廚房好不精采,早餐的鯪魚豬雜粥腸粉油條魚頭骨尾炒米粉紅豆芝麻鬆糕點,忘記何時吃過如此質量並豐早飯!前夜醉記水蛇粥共酥炸鳳尾蛇。午餐設宴甘竹左灘海傍街江邊望水漁家美食連鄰桌相贈,也不去說幾盤雞味濃馥蒸雞,光是魚便吃了七種。尤其陌生熱情朋友送來剛從江中捕得野生白鱔及正肥秋鯉,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