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去年修例加強打擊醉駕後,酒後「打的」人數大增之餘,醉客「打的」變成「打司機」的情況也增加,揸夜更的士頓變「高危」行業。入行逾20年、屢獲嘉獎的優秀司機鄺念恩(Tommy),最近也被醉客「箍頸」,他慨嘆香港社會怨氣日重,乘客越來越暴力,「家打工仔工時長、壓力大,多咗人借酒澆愁,上咗車就搵司機出氣」。
記者:林浚川
鄺念恩揸夜更的士超過20年,待客有禮、路不拾遺,歷年獲嘉獎近10次,月初再獲運輸署頒發「優秀的士司機獎」。但好心不一定有好報,Tommy早前被醉客襲擊,「個客滿身酒氣,一上車就好勞氣好多嘢講,我見唔對路暗中報警,果然冇耐個客發酒癲,從後箍我頸,好彩警車啱啱趕到,警員即刻拉佢出車」。
帶備呎半長大電筒傍身
Tommy指自從政府嚴打醉駕後,醉客明顯大增,滋擾情況也變得嚴重,行家敢怒不敢言,「踢你椅背呢啲經常有,有啲仲會粗手粗腳,打你一兩下,司機只可以忍氣吞聲,因為報警起碼搞你三個鐘,一定蝕車租」。就算沒受皮肉之苦,司機也往往有損失,「好多人借醉唔找數,喺架車賴死唔落車,你報警叫白車都冇用,最後都係唔收佢錢,佢至肯走」。
多年來Tommy開工時一定帶備呎半長的大電筒傍身,防劫也防醉客動粗,他笑說:「好彩廿年都未用過,呢支係善良的電筒。」能夠保持這項紀錄,全因Tommy夠機警,「對啲醉客唔可以刺激佢,你鬧佢,佢肯定仲癲,如果見佢動作越來越大,最好暗中通知行家或者報警,以防萬一」。
從前夜更的士司機總被描繪成危險人物,有屠夫,有色魔,也有「的士賊」,今天司機多是受害者,Tommy除被醉客滋擾,更試過被男乘客「抽水」,「嗰次我開後面門畀個男客上車,佢閂番埋道門,要坐上前面,我已經驚驚哋」。
抽水男摸司機賞「肉金」
結果男客上車後開始毛手毛腳,「我話你再騷擾我揸車,我就報警,點知佢一邊叫我唔好嬲,一邊又摸多我兩下」。抵達目的地後,男客付20元車資笑着下車,Tommy發現20元鈔票當中夾着一張「紅衫魚」,相信是打賞給他的「肉金」。
Tommy形容近年社會怨氣重,司機慘成出氣袋,「家啲打工仔工時長、壓力大,又賺得少,暴戾咗好多」。他支持立法容許的士司機拒載醉客,或者入夜後拒絕乘客坐前座,又希望政府資助業界安裝「救命鐘」,「因為車主就算肯出錢,都係會轉嫁番畀司機,最終受苦都係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