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放題1:自檢乳癌 露前露後都No

是日放題1:
自檢乳癌 露前露後都No

淫審處將V壹網的「如何自行檢查乳房」短片評為二級,引來社會討論。短片中,最具爭議的,是真人上陣無格仔。難道所有涉及露體,都等同不雅?原來淫褻物品審裁處指,不雅裁決根據社會人士接受的道德及禮儀作標準,但誰又能為淫褻畫下分界線?

記者:符樂
攝影:林栢鈞
Model:GiGi、Jacky@PureModels

幾人會議作裁決

最近,VDONEXTV壹網的「如何自行檢查乳房」短片,被淫褻物品審裁處評為第二類物品(不雅物品)。片段中,最具爭議的,是以真人示範整個檢查乳房的過程,而當中是沒有打格仔。另一邊廂,香港癌症基金會,一條以「解Bra」為題材的預防乳癌宣傳短片,亦被市民投訴,認為是意識不良、賣弄色情。淫褻、不雅的定義抽象,尺度模糊。淫審處審裁小組成員葉興國指,「我們的裁決是根據一般社會人士普遍接受的道德、禮儀及言行標準。」現今的香港社會「普遍接受的道德」是甚麼?連葉興國,也不能明確地告訴我們。審裁處由一名主審裁判官及至少兩名委員組成,這個只有數人的閉門審查,能夠反映整個香港社會的道德觀嗎?難道露點便等於淫褻,裸露便是色情?若這些都不被允許,難道我們檢查乳房時也許要着上樽領衫?假使這些都可以量度,那麼意識上色情又如何界定?這樣複雜的問題,絕對不應該要給幾位委員裁定便草草了結。 

■V壹網的短片,以醫學角度教授自我檢查乳房的技巧。

■基督教傳教士Anna

難保18歲以下收看

一般刊物若被評為第二類不雅物品,便要以包含警告字句的膠套密封,方可售予18歲以上人士。V壹網的在發佈該短片時,在片頭只加上警告字眼,經淫審處及影視及娛樂事務處警告後,已修改為官方字句:「本片內容可能令人反感;不可將本片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出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或將本片向該等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葉興國認為,現時網絡存有灰色地帶,瀏覽者的身份無法核實,即使未夠年齡,要看到該短片亦非難事。他不相信單靠家長看管或瀏覽者自律,便可避免青少年接觸該類短片,又建議政府與業界商討對策,研究網絡身份核實方法,「若有方法確保18歲以下人士無法收看,問題便能解決。」然而,現階段仍未有任何核實電腦使用者的方法。


■難道要用膠套密封短片方能上載?

加醫學感減色情

乳癌是香港五大癌症殺手之一,以上兩條預防乳癌為題材的短片,同樣換來反對聲音,只要提及乳房,便罪大惡極。看似文明的香港,卻容不下乳房,香港浸會大學數碼圖像主修講師陳浪濤,在看過兩條短片後,均認為短片本身無問題。他指出,V壹網的短片除了真人演繹,還用了大量圖片,這是一種聰明的避重就輕手法,「被評為二級,估計是因為製作人將焦點太集中在胸部。若要減低在視覺上的色情感覺,可增加專業元素及臨床醫學的感覺,例如醫生的旁述,取景改在醫院或診所拍攝。最保守的方法是用手遮蓋重要部位或打格仔。始終香港太保守,特別是對女性身體的上半部份,不過拍攝者也要遷就香港人文化和背景。」
對於癌症基金的短片,陳浪濤更是大力讚揚。「這條短片製作上將顏色調淡,選角方面用上不同年紀的女士,這是很真實。加上活潑的音樂、跳躍的鏡頭調動,讓人感受看待乳房甚至癌症時,是可以很正面。最重要是,這條短片由始至終都沒有露出乳房。這是最聰明亦是最成功的做法,我看不出為何這條短片會被投訴,若真的要投訴,我只能說香港實在太保守。在國外,女性即使裸露正面亦很常見,香港已經不能露前,若然只露背也被說成這樣,這是香港的標準價值問題。」

■香港浸會大學數碼圖像主修
講師陳浪濤。

■香港癌症基金會宣傳短片。

最好真人變動畫

看過V壹網的「檢查乳房」短片後,基督教傳教士Anna坦言令她反感。「身體是十分私人的,絕對沒有理由於他人前公開裸露。若要從醫學角度分析,可用動畫、圖像或其他道具代替,相信這有同樣功效。我不認為片中有淫褻的部份,但就絕對不雅。」她贊成,若被青少年於網上輕易接觸此短片,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成長。對於癌症基金的短片,她認為較容易接受,但若然主角換成動畫,效果會更佳。

閉門造車 審裁結果難尋

不單止審裁過程欠透明度,市民要查看審裁結果亦非易事。淫審處回應,他們會定期將評定類別及裁定結果刊登於本港的中、英文報章各1份,定期是多久?淫審處沒有詳細解釋。我們根據他們的指示,取來一份10月30日的《星島日報》,翻了數遍才在其中一角發現淫審處的公告。想親手接觸經淫審處評定類別的物品,市民可向淫審處申請查閱儲存庫內的資料,物品包括雜誌、期刊、雷射影碟、唯讀光碟、錄音帶等,都會備存於貯物室內。市民查閱時,要由淫審處的職員陪同在貯物室內查閱,但這項查詢是要收費及批核,每項$420。

性禁治標不治本

香港是既開放又保守的古怪都市,對性事往往避而不談,但不談又不代表不看,久而久之為「性」披上神秘面紗。根據淫審處禁止的規定,任何人不得向青少年人發佈不雅物品,要保護他們免避荼毒。論荼毒,賭馬、賭波、炒股、炒樓、買名牌等等,也可令青少年誤入歧途;「性禁」只是一種治標的權宜之計,當年輕人有機會接觸色情資訊,便會因為沒有適當的性知識而更容易接受錯誤的性觀念,造成更大社會負面影響。歸根究底,避性不如談性,透過教育,滿足年輕人的好奇心,從而大大方方談論及解決他們的疑難,這總好過不全面地左禁右絕。

■淫審處的審裁結果,只會刊登於中、英文報章各一份。

淫審處經典審裁

■1994年,米高安哲羅的著名藝術雕像「大衞像」,其廣告相片曾被淫審處以裸露性器官為由而評定為第二類不雅。

■《中大學生報》「情色版」,因討論「性」的空間,內容涉及「人獸交」及「亂倫」等性幻想,最後,有關刊物的二、三月號被淫審處評為第二類不雅物品。

■影視處過往曾把《漢代春宮圖》送檢,最後被評為二級不雅。

曾被投訴廣告或短片

Q&A 睇鹹片賺$800
Q:記者
A:淫審處


Q1 如何成為淫審處委員?
A 無分年齡、性別、學歷,只要「通常居於香港,居住期不少於7年」及「通曉書面英文或書面中文」便可申請。表格: http://www.cedb.gov.hk/ctb/chi/film/form.pdf

 
Q2 審裁委員可有酬金?
A 有,擔任審裁處成員的工作不少於半日,可獲支付酬金$800;工作少於半日,可獲支付酬金$400。

Q3 所有關於淫褻及不雅的查詢,都可聯絡淫審處?
A 不,電影和廣播材料等分別受《電影檢查條例》及《廣播條例》監管,淫審處不會予以評級。

Q4 審裁處由多少人組成?
A 審裁處由一名主審裁判官及至少兩名委員組成,委員須透過電腦隨機選出。

Q5 淫審處會主動對物品作審裁?
A不。所有物品須經由某機構主動提交予淫審處,例如物品的作者、印刷人、製造商、版權擁有人、設計或生產的委託人、律政司司長和其他獲授權的公職人員,亦可呈交物品給淫褻物品審裁處評定類別。

Wi-Fi通不通V壹網

2008年政府推行Wi-Fi通,無線上網計劃,在指定的政府場地設置Wi-Fi,旨在把香港建設為無線城市。然而,小記卻發現V壹網整個網頁都被Wi-Fi通過濾,包括教烹飪的「私家廚房」及介紹最新科技的「數碼達人」都無法瀏覽。葉興國表示,若因為V壹網包含具爭議的短片,而將整個網頁過濾實在不公。Wi-Fi通回應,若網頁內包含色情、暴力、賭博等內容,便會被過濾,至於為何將整個網頁過濾,本報於截稿前並未收到進一步回覆。

■無論是圖書館還是維多利亞公園,Wi-Fi通都不能連接V壹網。

香港裸露無原因

陳浪濤認為裸體並無不妥,重要的是作品所帶出來的訊息。每個人的社會價值觀都各有不同,當中教育具有一定影響。「現在的八卦雜誌常以女性為封面,令社會變成『色情狂』,動不動便裸露身體,而這只有香港才會發生。在外國,例如意大利、法國、美國等,雜誌上較少用裸體的女性,即使有也只限於娛樂新聞,而時裝也是有需要時才用裸露表現。在香港往往是沒有理由地裸露,隨意地便是一位女性裸體身體或穿着很性感,這現象十分奇怪。我相信這是由社會及媒體建構,與政府無關。」

■不少香港雜誌,都會刊登女性裸露或性感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