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期期有人中,又唔見我中!」你同我都講過呢句說話。六合彩,即使你安排好晒波波的順序,都無法控制賽果。據科幻小說家譚劍指出,這就可以用「蝴蝶效應」來解釋。蝴蝶效應?即係所謂「東半球有隻蝴蝶拍了一下翼,影響之下,西半球將因此而引起一場風暴!」
記者:何兆彬
攝影:陳陶鈞
Model:YoYo
巴西蝴蝶導致美國龍捲風
跟同事講六合彩同蝴蝶效應有關,大家都聽到O嘴:「未聽過喎!」原因係原版的蝴蝶效應都頗深,於是記者請來早前得到「星雲獎」的科幻小說作家譚劍解畫時,他信手拈來日常生活例子,最易理解就是股市與六合彩。
先聽聽譚劍講解蝴蝶效應來源:「這是美國氣象學家EdwardLorenz六十年代的發現,他做了一個模擬天氣變化的模型,內有大量數據。為了考察一個序列,他沒有把模擬由頭做起,而是從中間做,卻無意間省略了小數點後六位的零頭。模擬出來後,他發現結果與前一次差天共地。原來當中只有些微的變化,會導致結果有巨大的差別。」後來在《碎形論——奇異性探索》等書中有相關描述:「他發現天氣變化同上一次的模式迅速偏離,在短時間內,相似性完全消失了。進一步的計算表明,輸入的細微差異可能很快成為輸出的巨大差別。這種現象被稱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在氣象預報中,稱為『蝴蝶效應』……」最初Lorenz使用的是海鷗效應,後來他在1979年的演講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會在德克薩斯引起龍捲風嗎?」說到尾,就是中國人的一句諺語:「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效應三部曲
蝴蝶之誤解錯解曲解
譚劍:「好多人把蝴蝶效應簡單化了。有人說一隻蝴蝶在南美洲拍翼,會引起地球另一邊的風暴。其實EdwardLorenz是說一隻蝴蝶拍翼起飛,會引來一群蝴蝶拍翼,一層一層影響之下,最終引起風暴。」他說,又有人把蝴蝶效應解成「連鎖反應」,這解釋也有誤,「連鎖反應是一個影響一個,逐漸放大,好像核分裂咁。但蝴蝶效應講的是少少改變的累積,結果就會大不相同,最終無可估計。」他用生活例子來解說:「蝴蝶效應最容易以氣候、股市等來理解,由於變數太多,而少少的因素就可導致不可預測的結果,因此股市、天氣等都是不能預測的。以氣象為例,天文台預測三日都好準,但五日就差得遠了,更無可能預測一年後的天氣。又例如六合彩攪珠,其實次次玩法一樣,而且好簡單,全部波跌入球體容器中,然後選中幾個,一個個跌出來,但結果次次都唔同,因為中間變數太多,最後變成隨機,我買過咁多期都未中過!」記者問他,馬經版不是有「六合彩貼士」,以統計數字來預測哪些數字、甚至哪一間投注站是熱門嗎?譚劍認為這種統計並不科學:「這是迷信吧!以我理解,是不是某幾間投注站投注額特別高,所以才多人中?」
荷李活迷戀蝴蝶
關於蝴蝶效應這些科學理論,講出來悶死人,但利用它的架構來創作科幻故事,則變成上佳娛樂,當中最有名的荷李活電影就直接叫《蝴蝶效應》(2004)。故事講述主角伊凡滿腦子兒時的悲苦回憶,但他擁有超凡的能力,能回到過去,重新在重大事件上再作抉擇,於是他回到過去,試圖避開悲慘命運。伊凡並不自私,他每次改變歷史的決定,甚至是只為愛人設想,可惜事與願違,避得了運,卻避不了命,他的命途在改變後一點都沒有變好。由於收得,此作還以系列形式拍了三集。譚劍:「如果談電影,這一部算是正式用蝴蝶效應來創作,故事講男主角因為有能力回到過去,於是每次後悔現狀,都回到過去修正一小點之前的決定,但修改後的結果依然是他沒法預測,而且是悲慘的。」
另一部荷李活電影,概念相似,是《緣份兩面睇》(SlidingDoors1998),分別拍攝了女主角桂莉芙柏德露因在車站上不了火車,而導致往後人生完全不同。譚劍認同劇本也屬蝴蝶效應,「它的概念好接近。不過導演的重點似乎是玩弄敍事結構,多於蝴蝶效應。」
至於2006年獲奧斯卡的《巴別塔》,譚劍並不認同它是講述蝴蝶效應:「《巴別塔》之中,摩洛哥少年因為錯射了一顆子彈,結果射到一對遊客夫婦,之後連鎖影響,由摩洛哥到美國、墨西哥、日本,最後引致外交問題。四個國家完全不相識的人,原來因此互相影響。但這不是真的用到蝴蝶效應,因為故事沒有告訴你這個小改變像《緣份兩面睇》般造成甚麼差別,而蝴蝶效應和連鎖反應差異之處,在於前者重視那個巨大的差別。」
更早出現的蝴蝶小說
譚劍自己身為科幻小說作家,更是超級科幻小說迷。講到以此為題材的科幻小說,他推介RayBradbury1952年撰寫的短篇小說《ASoundofThunder》(它的創作年份比「蝴蝶效應」這個名詞更早!),這是一個關於2055年獵人Eckels時光旅遊的故事,「故事主線講述主角們回到過去,殺一條暴龍。他們閒談之間提到,近日Keith在選舉之中贏了法西斯主義者Deutscher。當時,領隊提醒了大家盡量別影響到歷史上發生的事件,因為雪球式影響下,後果可以很嚴重。他們Set了一條路徑,只殺那個年代會消失的動物,不過殺暴龍的混亂過程當中,Eckels離開了自己的路徑。回到現代,他們發現大家講英語的口音不同了,很多事情都與原本的有異,而法西斯主義者Deutscher在選舉之中,竟然贏了Keith!主角檢查自己,發現鞋底下竟然黏了一隻死蝴蝶──這小說玩的也是蝴蝶。原來因為他離開了應有的路徑,踩死了一隻蝴蝶,竟然影響到往後的歷史全部不同!」
影畫呈現
《蝴蝶效應》2004
主角伊凡記得生命中的悲慘片段,他有一種能力,能回到過去,在轉捩點中改變歷史,可惜每次回去改變了歷史,避免了慘事,結果比之前卻沒有好多少。此電影頗受歡迎,共拍了三集。
《緣份兩面睇》1998
女主角桂莉芙柏德露出門,趕唔切車,結果導演就此拍了兩個故事,兩種結果,就像「平衡宇宙」,一邊是喜,另一邊是悲。劇情有少少蝴蝶效應味道,譚劍認為導演玩敍事技巧多過玩蝴蝶效應。
《巴別塔》2006
由兩個摩洛哥少年拾起一支獵槍射出開始,竟然影響到最尾,變成一件外交事件。故事橫跨四個國家,不過譚劍認為與蝴蝶效應關係不大,因為沒有拍出微小分別引致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