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天空:了解國策洞悉危與機 - 張士佳

投資的天空:了解國策洞悉危與機 - 張士佳

上周五美國公佈非農業職位大增逾15萬個,遠勝預期,但美股當晚只是微升收市。昨日港股初段亦只在200點的區間內上落,但3點半後卻見突破,最高見24946,進一步挨近25000。大市連續出現兩個裂口,大家都認為是消耗性上升,但在牛市中不用諗太多調整的問題,反正現階段個股輪流炒,揸齊貨者毋須換來換去。
筆者剛從內地回來,見過一些分析員、上市公司老闆等,發現兩地看股市的方向頗有分別。本地注重冧巴文化,但內地最近的熱門話題是有童裝股竟可以75倍PE上市,及某隻蝕錢股卻在香港成功上市。

中港觀點大不同

兩地股民的眼光亦有異,內地投資者覺得股市遍地黃金,高處未算高,但香港投資者就覺得處處陷阱,怕泡沫爆破。讀者可能會話內地股市歷史尚短,股民少歷股災,但上浪A股由6000滑落至1600,說他們不知股災的恐怖似乎差矣。
我們經常談論泡沫幾時爆,除了中得招多外,與性格亦大有關係,記得當年天水圍柏慧豪園開售,不少港人笑內地人笨,但假如當時買了揸到現時仍有錢賺,當然樓市整體上升,並唔係該盤特別好,但唔計機會成本,有買始終好過冇買;就算計埋機會成本,現時仍有很多港人問買唔買得樓,或寄望政府幫助置業。士佳並非長他人志氣,不過中港關係越見密切,有需要多研究內地的人與事。
記得士佳大學畢業後,朋友聚會都是談論買股、買樓,買唔到就做3份工為層樓拚命,從來冇話靠政府。政府宣佈建高鐵後,不少人將其政治化,但內地人就睇哪家地產商的地皮或樓盤靠近高鐵,當然唔可以一切向錢看,但香港始終是金融之都,投資者要在這個牛市賺大錢一定要做功課,要了解國策,唔係一味打電話問冧巴。
張士佳
寶來證券(香港)董事 投資服務部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