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約三成兒童有便秘問題,由數個月大至幾歲大的孩子都有機會出現此情況。由此可見,兒童便秘絕非罕見問題,家長宜多了解孩子的排便習慣。
很多家長都會以孩子的大便次數多少來決定是否有便秘,但大便次數因人而異,嬰兒的排便次數較多,每天多至三、四次也屬於正常;3至4歲的孩子則可能每天有一、兩次。若要知道孩子是否有便秘問題,除了注意排便次數外,也應留意糞便的軟硬程度及孩子排便情況。若孩子的排便次數明顯減少,糞便較平日硬而且排便時覺得困難,情況又持續兩個星期以上,便應留意是否屬便秘。以下是一些可預防兒童便秘的方法:
(1)多吃高纖維食物,如水果及蔬菜等。纖維素可以令大便軟化,幫助排便。
(2)多喝開水,有助軟化糞便及潤滑腸壁。
(3)保持適當運動,促進腸道的蠕動。
(4)培養小孩定時上廁所的習慣。
若不解決兒童便秘問題,可能會影響深遠。因為經常排便不順,小朋友可能會對排便產生抗拒,而導致持續便秘。持續便秘會令宿便積聚在直腸中,從而壓迫肛門,引致大便滲漏甚至失禁,情況嚴重更會影響小朋友的心理,令小朋友覺得自卑,影響日常生活和跟其他小朋友的相處。而根據過往研究顯示,三分之一在幼年時受便秘困擾的兒童,長大後也會有便秘問題,而且較易出現痔瘡等問題。所以家長如發現小朋友有持續便秘的情況,應盡早看醫生,不應胡亂購買成藥使用。
逢周一刊出
撰文: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