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土瓜灣落山道昨日發生50年樓齡唐樓塌批盪傷人事故,再次暴露區內舊樓失修老問題;九龍城區議員李蓮指出,區內有不少樓齡達半世紀以上的舊樓,當中包括肇事唐樓的大部份樓宇都沒有業主立案法團,令統籌維修工作困難,加劇樓宇失修問題,部份舊樓因長期失修,潛藏甩窗、外牆剝落等危機。
屋宇署資料顯示,現全港有3,300幢樓齡50年以上唐樓,大部份無業主立案法團,李蓮曾協助昨日出事唐樓籌組業主立案法團,但失敗而回。
業主憂面臨巨額賠償
李蓮指明年1月實施的「法團須購第三者風險保險」規例,原意是保障業主權益,但只適用於有法團樓宇,而現時個別舊樓的法團要投保,卻被保險公司以樓齡過高為由拒絕承保,不少舊樓業主擔心無法投保,一旦發生意外,便要負上巨額賠償責任。
市區重建局早前表示會加快重建九龍城區舊樓,但介乎九龍城道與土瓜灣道之間、俗稱「十三街」的80多幢舊樓未納入重建計劃,當中60幢(即近八成)舊樓並無業主立案法團。據知收購十三街共2,000多個單位成本逾100億元,但該處地積比率僅6倍,重建新樓面積與現時相若,利潤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