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美元不會長跌長有 - 沈振盈

實戰理論:美元不會長跌長有 - 沈振盈

在這「百年一遇」市況,對一般無投資經驗的市民來說最危險,因為社會及市場一面倒言論,會不斷將你們洗腦,作出錯誤決定。世事無絕對,今日的「理所當然」、「毫無疑問」方向,誰保證明天不會改變?今天叫你義無反顧地「揸貨唔揸錢」之流,在上一次「泡沫」爆破前,有否帶得到你落車?
近期主流意見,就是美元長跌、必跌。為抗通脹,資金就要買資產,貴一貴都要買。然而事實真的如是?很簡單,回顧一下近數年的歷史便清楚。

過份簡單分析因素

對上一次教訓只是3年前,2007年市場何嘗不是充斥着:通脹、負利率、揸錢會貶值等理論?當年尚且好一點,就是經濟表象仍不差。但結果如何?若你相信市場斷章取義的歪理,後果如何?為抗通脹而乜都買,若是買實股還好,一個不小心買了ELN、Accumulator或雷曼迷債,就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完全是市場將一些因素過份簡單化分析,結果造成恐慌性羊群效應,自然帶動恐慌性追貨行為。
美元長跌?我們又回顧一下歷史。2008年初,全世界話美元長跌,結果美滙指數在3月見底,當日的歷史新低為70.7,至今無論怎樣QE,都未能跌回。2009年底,恒指23000點之時,美滙跌至74水平,市場一樣講美元長跌,長揸股票抗通脹,結果?美滙指數升至89才回頭。以上兩次美滙指數見底前,市場情緒及言論,都是一面倒看淡,而筆者卻每每企出來叫大家小心。
滙率是相對,單看美國因素,絕不能完全解釋美元的升跌!美元是否會繼續跌?股市會否出現大調整?且看這兩天美滙指數方向便可確定。
美滙在上周四急跌,主要是順着QE2公佈而順勢殺倉,但周五晚卻收復周四失地而升突。只要美元升勢確認,股市調整無可避免。

沈振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