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野蠻師奶」陳敏兒 開班教人做父母

八方人物:「野蠻師奶」陳敏兒 開班教人做父母

八十年代無綫小生黃日華和苗僑偉,今年在台慶劇《刑警》大鬥演技,同期當家花旦陳敏兒則早已息影,成為家庭觀眾之一「廖師奶」。她的人生舞台近年轉到教育界,以過來人身份開辦課程,讓父母學習如何做父母,她鼓勵家長要懂得放手,讓子女從失敗中成長,免疫「公主病」、「王子病」,又要家長反思:「讓小朋友活得快樂,是否就是父母的終極關懷?」

「一見到仔仔喊就心軟」

時光倒流17年,陳敏兒毅然放棄演藝事業,一心演好賢妻良母角色,「當年好緊張o架,大住肚已經四圍聽talk、睇書,學定點教仔」。誕下長子後,她望子無憂,「願望係佢過得快樂」。為了願望成真,陳敏兒不惜扮演「野蠻師奶」挑釁小學校長,「大仔小一嗰年考得差,排名好後。佢好唔開心,我直入校長室抗議,同校長講應該取消排名制度,因為咁樣做好傷害小朋友自尊心」。
由於「一見到仔仔喊就心軟」,陳敏兒不自覺地為兒子建設「無痛溫室」,卻適得其反。長子升中後成為問題學生,常見家長,「好多校規佢頂唔順,成日問點解唔可以咁做」。亡羊補牢,她急急轉演嚴母,卻被長子反問:「點解唔可以畀我過得快樂啲?」到這刻陳敏兒才醒悟「阿媽唔易做」,慨嘆:「原來我家畀佢過得快樂,係為佢將來唔快樂鋪路。」
幼子諾諾06年因血癌離世,亦令陳敏兒有所反思,「諾諾要化療要食藥,長期活在痛苦中,但睇住佢捱過一關又一關,表現出嚟堅強,就明白到人生唔係追求快樂咁簡單。」作為過來人,陳敏兒指香港家長普遍「生得少」,加上學歷高,往往不自覺地過度保護子女,成為「緊張大師」。

陳敏兒認為親子關係最重要是守住溝通大門。圖為陳敏兒一家合照。
陳敏兒提供圖片

父母要建立溝通橋樑

「試過有大學邀請我去教家長替子女選科,我覺得好奇怪,有乜理由個仔讀到大學,仲要你去幫佢揀科目」。陳敏兒兩年前創立非牟利組織「家長匯習」,以義工身份四處開talk,教導家長應該讓子女從失敗中學會成長,「呢個世界冇人唔犯錯,家長都會,仔女都會,冇可能百分百保護仔女」。
陳敏兒建議家長首要戒除「唔衰得」思想,「好多家長小一派位鬼咁緊張,其實冷靜啲諗吓,小一派唔到,咪小二敲門插班,唔係世界末日」。家長唔衰得更往往讓年輕人一錯再錯,「點解16歲未婚產子唔會求救,而係要去埋屍?因為佢哋覺得屋企同社會都唔接受犯錯」。她認為父母最重要是建立溝通橋樑,「只要仔女有乜問題都會主動同你講,咁其他嘢都唔須要擔心」。有需要的父母,可致電27820102,或看看家長匯習的網頁 http://www.parents.org.hk/
記者 林浚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