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禁期周六屆滿昂山素姬命運視乎大選結果

軟禁期周六屆滿
昂山素姬命運視乎大選結果

1988年,昂山素姬開始參政,為緬甸爭取民主,至今幾乎有15年被軟禁祖屋中孤清生活。本周六(13日),她終可打開仰光大學路54號那道銹蝕的大閘,走到街上,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氣了。但分析認為,她的命運與大選結果息息相關,即使重獲自由,政治前景黯淡。
昂山素姬的軟禁期本周六結束,軍政府官員上月透露會昨日大選後釋放她,但她的律師說未接到任何消息。放人不放人,有資深西方外交官說可能有三種情況:軍政府無條件讓她走;開出條件要她答應才放人;繼續軟禁她。估計丹瑞會視乎大選結果再作決定。
軍政府一向忌憚昂山素姬,她領導的全民盟1990年在大選贏得88%選票,軍政府拒不承認結果,更將她關起來,直至今天依然不敢釋放她。最近見過她的英國駐緬甸大使海恩說:「她依然精力充沛,依然有影響力。她爭取民主的決心未減。」外交官普遍認為,軍頭丹瑞必然會開出條件要她不再問政才釋放她。

幼子泰國等候簽證

不准她問政,她祖屋外的世界也變化了,至少就有一名在泰國叫昂乃誤的緬甸分析員昂乃吳:「我從不質疑她的誠信、正直和勇氣,但我不認為她有任何謀略。長此下去,她不會爭取到任何東西。」
但獨裁之下,耍謀略要同流,道德勇氣才是刺血針。倫敦經濟學院分析員扎爾尼說說:「昂山素姬已是特殊的代表人物,只要她一日健在,公眾還是會支持她擁戴她。」還有十年未見過她的幼子金.阿里斯(KimAris),他現已在泰國等候,希望盡快拿得簽證,見母親一面,在他心目中,母親有的是無比的意志。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星期日獨立報》/法新社

緬甸民主漫長路

1948年:緬甸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獨立,推行議會民主10年後陷入亂局和內戰

1962年:軍人奈溫(NeWin)奪權,廢憲法推行軍人獨裁統治

1988年:8月8日民眾起義抗議遭血腥鎮壓,但促成軍政府讓步同意兩年後舉行多黨議會選舉

1990年:昂山素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大選大勝,軍政府不承認結果,鎮壓反對派

1992年:丹瑞(ThanShwe)將軍成軍政府最高領導人

1993年:主要由軍方挑選人士組成的制憲國民大會成立,制憲工作卻多次中斷

2003年:時任總理欽紐(KhinNyunt)宣佈7點「民主路線圖」,但無實施時間表

2007年:僧侶帶頭發起「袈裟革命」抗議示威浪潮,被軍政府鎮壓

2008年:軍政府頒佈新憲法,並宣佈兩年後大選

2010年:3月宣佈選舉法,11月舉行大選,被解散的全民盟杯葛大選

2010年:11月7日大選日,充斥白色恐怖和舞弊,軍方獨裁統治不受挑戰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