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計,教育為本。蘋果助學金以扶助清貧本港學生改善學習條件為宗旨,每年向貧困家庭提供一次性助學金,資助教育開支。自97年成立「助學金專戶」,迄今共撥款3,357萬元,受惠學生累計9,377人。本屆助學金已完成審批,今年撥款6,258,900元,共2,359名學生獲發放助學金,並於12月4日舉行分享會,邀請各得主出席。
蘋果助學金2010/11年度(第14屆)的申請人數及受惠學生均為歷年之冠,本屆接獲逾3,000份中、小學及特殊學校學生申請。第二年推行的「本地學士生資助計劃」,則有11間大專院校全日制學士生受惠。
經蘋果基金轄下的教育委員會審批,今年共有1,557名中學生、595名小學生、54名特殊學校學生,以及153名大學生獲發放助學金。
蘋果基金已發信通知所有申請者審批結果及獲批金額,款項將於12月底前存入申請人提交之銀行賬戶。大學生得主則由其就讀院校安排發放。
名單可上網查閱
申請者可登入蘋果基金網站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grant查閱本屆助學金得主名單。
蘋果基金為讓各助學金得主及其家庭分享感受,互勵互勉,於12月4日(星期六)早上10時半至中午12時半,假將軍澳調景嶺勤學里2號匯知中學舉行第14屆蘋果助學金分享會。每位助學金得主的通知信附有分享會出席回條,請於11月15日前寄回蘋果基金。
助學金得主以每個家庭計,可聯同兩位家人出席。每個家庭可獲贈一套五個「世界盃」水杯禮盒或圖書,名額有限,送完即止。蘋果基金特別鳴謝「正文社出版有限公司」及「藍藍的天」分別捐贈1,810本及210本圖書。
學生常見問題Q&A
Q:獲批之助學金,可作甚麼用途?
A:助學金應用於課餘學習開支,例如補習、購買課外書、參與課外活動等。學生毋須向本基金提交任何證明,惟綜援家庭學生必須保留開支單據,供社會福利署作查備。
Q:申請學生去年獲批助學金,今年家庭經濟差了,獲批金額卻較去年少,為甚麼?
A:助學金審批並非純粹以申請人的家庭背景作考慮,資助額每年檢討並因應申請人數、基金可動用善款而調整。
Q:去年助學金得主,今年家庭狀況、學業表現與去年相若,為何不獲批?
A:助學金非定額資助,除以學生的家庭背景、學業表現考慮批核與否,還視乎多方面情況決定,例如上屆獲批或因酌情處理,今屆申請結果未必一樣。
Q:若遺失助學金獲批通知信,但因申請其他資助而須出示該款項來源的證明文件,可否要求補發?
A:本基金會以書面通知助學金得主審批結果,申請人收到助學金通知信須妥善保存,以便日後有需要時出示作證明之用。一般情況下,基金不會重發證明信。
Q:如缺席助學金分享會,會否影響助學金發放?
A:不會。助學金得主可自行決定出席分享會與否,缺席者不會因此而不獲發放助學金。
Q:下屆蘋果助學金將於何時接受申請?
A:助學金一般於暑假期間開始接受申請,申請詳情請屆時留意蘋果基金網頁及《蘋果日報》報道。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