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栓塞復發風險高

動脈栓塞復發風險高

【本報訊】動脈栓塞可引致心臟病、中風、足部血管阻塞病及間歇性跛行等疾病,一項最新的全球研究發現患者的復發風險偏高,在發病後四年,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復發,若有多於一處血管曾栓塞的病人,或患有糖尿病,復發風險更高。有心臟病科醫生提醒市民,動脈栓塞屬慢性病,患者應聽從醫生指示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有助預防復發。
本港每年逾5,000人因心臟血管栓塞,引發冠心病需接受通波仔手術,他們也是動脈栓塞復發的高危族。心臟專科醫生王國耀表示,隨年齡增長及膽固醇積聚,血管內壁會出現斑塊,並令血管硬化,一旦斑塊出現破裂,便會出現血塊,形成栓塞。

兩成四年內復發

世界心臟聯會03至08年進行研究,在29個國家招募逾45,000名動脈栓塞患者或高危一族參加,包括171名本港病人,在四年的研究追蹤期內,了解患者復發的風險。結果發現患者復發風險高,約20%人在四年內再出現血管栓塞,多血管栓塞患者的風險更高,約25%人在四年內再次病發。
70歲的黃女士除家族遺傳糖尿病外,也有高血壓及高膽固醇問題。她分別在02年、08年和09年心臟病發,因血管栓塞裝上九個支架,今年更要裝上心臟起搏器穩定病情。獨居的她曾在家中病發,「半夜心口係咁跳,跳到我好驚」。她已戒掉最愛吃的肥膩和煎炸食物,改吃麥皮及少吃肉,每周做三次運動,希望可防止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