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再就業須與時並進專家建議:學用電腦 勿恃老賣老

長者再就業須與時並進
專家建議:學用電腦 勿恃老賣老

「退而不休」是部份長者的心聲,有長者退休後選擇重投勞動市場,減輕生活負擔,充實生活。不過,市場為長者提供的工作機會不多,長者要再就業,專家認為不必自動減薪,建議應與時並進,學習基本電腦應用,或進行就業培訓,增加競爭力。 記者:黃碧珊

現年57歲的張女士,去年因公司縮減人手,選擇自願離職,但「以往將大部份收入用作供樓及供養子女,未有為自己退休打算,僅得數十萬元強積金,不足夠退休生活。」為減輕子女負擔,她離職後重投勞動市場,但搵工卻遇上不少困難。

近半長者做非技術工作

從事會計工作逾30年的張女士,自動減薪,仍要經過兩個月才覓得工作,收入由每月2萬元減至1.5萬元,但因公司福利未如理想,最終辭職。她原本希望轉任會計文員,工作輕鬆一點,較易應付,但擔任主管多年的她反遭僱主質疑,未能兼顧文員繁瑣工作。最終她仍是找回會計主管工作,薪酬1.5萬元。
由張女士的例子可見長者要重投勞動市場,一點不易。香港65歲或以上人士就業比例約10%,較歐美國家逾20%低,原因有機會是社會對退休人士或長者就業存在偏見,認為他們生產力及學習能力低、薪酬福利成本高、難相處。

現時市場上適合長者的工作,以非技術工作為主,如清潔員、酒樓服務員等,按行業分佈佔五成(圖1),適合學歷較低長者,全職每月收入約6000元,每日10小時,每周6天工作(見下文)。若為每日約3至4小時的兼職收銀員、侍應及校工,時薪則約23至40元。
耆康老人福利會主席麥建華(圖)指出,香港僅約兩成公司有聘請長者,及要求已屆退休年齡員工留任,但留任的薪酬、福利、工作時間及職位等,多會重新釐定。若不在原有公司工作,建議長者多接觸新知識,以增加就業機會。不少飲食集團需使用電腦系統處理落單收銀,即使為快餐店收銀員,基本電腦知識是不可缺。

先取得職位 再加強競爭力

除學習新知識,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提醒應保持身體健康,外表具活力,使僱主減去長者多病痛顧慮,並不應以減薪吸引僱主,因自動減薪會使僱主對其工作能力有疑。由於工作環境以年輕人較多,不應「恃老賣老」,有心理準備遇上年紀較輕的上司。建議長者按條件就業,不用像年輕人般先考取專業資格或進修才就業,反而應先取得職位,才逐步加強競爭力。對於學歷較低長者,建議參加設有就業配套的培訓課程,以免浪費金錢及時間。

部份全職工作資料

─外賣員─
主要職責:送外賣
學歷要求:小三程度
收入:每小時25元
工作時間:每日7小時,每周6天

─超市店務員─
主要職責:擺貨、包裝、收銀、訂貨等
學歷要求:小六程度
收入:每小時26元
工作時間:每日12.5小時,每周6天

─速遞員─
主要職責:派送文件及包裹
學歷要求:小六程度
收入:每月6000元
工作時間:每日9小時,每周5天半

─侍應─
主要職責:樓面
學歷要求:中三程度
收入:每月6500元+貼士
工作時間:每日10小時,每周6天

─清潔工─
主要職責:安老院清潔
學歷要求:不設
收入:每月6000元
工作時間:每日10小時,每周6天

─油站加油員─
主要職責:入油、清潔、文書處理
學歷要求:不設
收入:每月6500元+獎金
工作時間:每日8.5小時*,每周6天

註:資料截至11月4日;*需24小時輪班
資料來源:勞工處網頁

就業培訓
保安、陪月課程 多退休人士報讀

僱員再培訓局提供就業掛鈎課程,部份入讀要求較低,如物業管理及保安、家務助理及陪月員,均有較多已退休人士報讀,約4至6周完成課程(見下文)。若出席率達八成或以上,可按學歷取得津貼,如學歷在中三或以下,有1800至2150元津貼,中三以上則為840至980元。
現時物業管理及保安適合65歲以下長者,但工時較長,一般工作8至12小時,月薪約6000至7000元。至於家務助理及陪月員,一般適合女性長者,而且年齡彈性較大,一般不設年齡限制,家務助理時薪約50至60元,陪月員則每月約1萬元,「星級陪月員」有機會月入逾2萬元。
如果長者學歷達中五程度,耆康會提供為期約6周的免費長者就業課程,包括面試技巧、電腦應用、個人形象、與年輕人相處技巧等8個單元。完成課程後,當有職位空缺時,耆康會會通知曾報讀課程的長者。

部份訓練課程資料

─物業管理及保安─
入讀資格:小六或以上
訓練期:4至5周(128小時)
津貼:1800元*/840元#
收入:每月約6000至7000元
工作時間:每日約8至12小時

─家務助理─
入讀資格:能閱讀一般中文
訓練期:4至5周(128小時)
津貼:1800元*/840元#
收入:每小時約50至60元
工作時間:不定,與僱主協商

─陪月員─
入讀資格:中一或以上
訓練期:5至6周(152小時)
津貼:2150元*/980元#
收入:每月約8000至2萬元
工作時間:不定,與僱主協商

註:只限全日制課程,出席率須達八成
*30歲或以上,或中三或以下
#30歲以下,或中三以上
資料來源:僱員再培訓局

實際例子
滙豐「老友記」 每周做9小時

雖然市場提供予長者的工作機會不多,但仍有大型機構為長者提供再就業機會。滙豐在年初推出「智醒老友記」,培訓後將分配到指定分行,每周工作約9小時。滙豐香港區個人理財業務主管麥倩華表示,現聘請65名「老友記」,年齡介乎52至68歲,並指該行沒有設定「老友記」年齡上限,任何人士均可申請。
63歲的Nancy於滙豐工作逾40年,60歲退休前,Nancy為客戶服務經理。不過,她希望不會跟社會脫節,故1個月後再就業,在滙豐任高級文員,兩年後再退休。
第二次退休約半年後,滙豐推出「智醒老友記」,Nancy成為第一批「老友記」,在大堂接待及協助長者辦理戶口事宜,月薪約2000元。Nancy表示,由於熟習銀行運作,新工作崗位沒有困難,「現時每星期返3日,每日3小時,工作時間具彈性,已經是退休!」

Nancy(右)為滙豐第一批「老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