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關懷中風長者

過來人關懷中風長者

老年中風患者,除要忍受生理上的痛苦,心理也變得脆弱,容易感到孤立無助。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的「同路兩相支」計劃,以「過來人義工」向中風長者送上關懷,是項計劃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3萬元推行。

「繁星流動,和你同路,從不相識,開始心接近,默默以真摯待人……情同兩手,一起開心一起悲傷彼此分擔總不分我或你……」譚詠麟一曲《朋友》,不少人耳熟能詳,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就是以友人在人生路上互相扶持的精神,舉辦「同路兩相支」計劃,召集一批曾中風或照顧過中風家人的護老者,組成長者義工團,以「同路人」身份服務葵涌區中風長者。
78歲的謝婆婆為長者義工之一,丈夫兩年前中風,她負責貼身照顧老伴,與他一同經歷中風的煎熬,深深感受到箇中苦況,故在丈夫過世後,她參加「同路兩相支」計劃,「以前照顧我先生,累積咗好多照顧中風者嘅經驗,清楚佢哋有乜心理同生理需要,作為過來人,我好希望將經驗分享畀有需要嘅人」。
是次謝婆婆帶同麥片等健康食物,到63歲中風患者灶妹家中探訪。兩人甫一見面,隨即「吱吱喳喳」的聊起天來,連記者也有點成為「電燈膽」的感覺。

受激勵打消自殺念頭

事實上,灶妹的身體一向不錯,一夜間因中風而變成半邊身麻痹,失去活動能力,她也始料不及。「05年嗰日我喺工廠放工返屋企,覺得個頭輕飄飄,個身又好重,以為係感冒,夜晚去廁所突然成個人軟晒仆低,去到醫院先發現係中風」。灶妹幽幽地說:「初期真係好難接受,半邊身郁唔到,自己唔可以照顧自己。」她坦言,當時難以接受巨變,曾服消毒藥水自殺,幸被家人發現救回。
想起往事,灶妹難忍傷悲,眼淚奪眶而出。身旁的謝婆婆即上前安慰,令灶妹的心情很快平復過來,開懷地說:「義工謝婆婆好有心,成日打電話同我傾偈,我唔會再做儍事o架喇。」
負責是次計劃的社工關姑娘表示,中風患者因接受不到患病後的轉變而輕生的個案並不罕見,部份人則認為別人不明白他們的苦況而「收埋自己」,「同路兩相支」計劃透過中風康復者或照顧者,以同路人身份分享經驗,並送上關心和支持,成效不俗,「參加嘅義工都行過同一條路,中風者亦較易接受佢哋,打開心靈溝通」。現時中心的「同路人」義工團約有130人,已有383名長期病患、獨居或中風長者受惠。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電話:
24235489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tnext.com/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網上捐款捐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