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民行、太保隨時炒落後 - 熊麗萍

投資萍語:民行、太保隨時炒落後 - 熊麗萍

美國繼續印銀紙令全球商品、股市再受追捧,但港股的反應遠勝全球各主要股票市場。美國聯儲局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金額定為6000億美元,刺激恒指全周共漲1780點。
筆者預期本季恒指可見25000點,豈料幾乎是「今周」而非「今季」,顯示市場資金湧入的規模實在龐大。美國堅決以寬鬆貨幣政策支撐經濟,令美元難以逆轉,而港元與美元掛鈎,港元自然亦處弱勢。外資進入本港既有滙價上的優勢,也就無妨趁勢參與其中,令香港市場再添新資金。既然如此,筆者亦無意為資金流入規模作揣測,對後市繼續看好之餘,也不會刻意為今年恒指高位設定水平,但需有入市策略。
QE2對全球經濟的進一步負面影響,以及各國考慮本身的經濟情況而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現階段仍是一個變數,但資金是要對市場作快速及現實的反應,面對美元弱勢,也只會繼續在商品及股市活動,港股可繼續推升。

低吸商品新能源股

大家亦需留意本周G20領導人會議,以及中國公佈10月消費物價指數。從早前G20財長會議的結果來看,這次會議料不見有何突破,但亦不得不提防美元借勢反彈,令股市、商品作調整。
事實上,恒指一口氣撲至近25000點之後,稍作調整實在需要,但整體上仍屬大漲小回格局。若近日才入市參與,大家必須清楚自己的資金情況,若非在資金緊絀下入市,則應保留定力面對短線調整。一些已沉悶多時的股份,例如民生銀行(1988)、中國太保(2601)、中國人壽(2628)以及曾急升的新能源、電訊股可能隨時炒落後,暫可保持耐性待高位作選擇性套現。
筆者仍認為強勢股是較佳選擇,商品、消費、新能源及個別銀行股仍為候低買入之選。內地股市強勢,上述保險股及一直推介的光大控股(165)仍有上升空間。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