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動物護理毋須麻醉建立互信 任由抽血除蟲檢骨骼

海洋公園動物護理毋須麻醉
建立互信 任由抽血除蟲檢骨骼

【本報訊】人類有自願醫療保險,動物也有「自願醫保」,海洋公園成功訓練部份動物,毋須麻醉及被綁,自願接受醫療保健檢查,其中10頭鸚鵡更是亞洲首批懂仰卧及張開翅膀,讓獸醫在翼底抽血;小熊貓及水獺更懂「定身術」,讓獸醫梳毛除蟲及作超聲波掃描。公園將與外國專家分享「護理訓練」:「無論智商幾多,所有動物都做得到。」記者︰翁煜雄

海洋公園下周舉辦動物訓練研究會,讓逾200中外訓練員交流護理及訓練知識。動物及教育總館長魏偉寶說,麻醉動物有一定風險,捕捉及綑綁也可能弄傷及令動物有心理壓力,因此護理訓練員會讓動物學懂一些簡單行為配合醫保檢查。

八分一鸚鵡已學懂

陸生動物部高級館長祝效心稱,訓練員需與動物建立互信,了解其習性來設計動作,例如訓練員便是與一隻鮭色鳳頭鸚鵡玩耍時,發現牠愛仰卧在人手臂內,遂半年前成功訓練牠成為亞洲首隻懂自願接受翼下驗血的鸚鵡。
訓練員昨示範時先逗鸚鵡玩耍,未幾牠便「鬆毛鬆翼」以示高興,並自動在枱面仰卧,訓練員繼續摸其頭部,「佢會覺得好舒服,鸚鵡開心就會張翼,呢個時候就唔介意俾人攤開隻翼。」此時獸醫便可在翼底抽血:「經過好多次試驗,佢先唔怕針拮。」80頭鸚鵡中已有10頭學懂此行為。

訓練員示範為鸚鵡作醫保檢查前,必須先令其「鬆毛鬆翼」便可在翼底抽血。張志華攝

天性聰明較易上手

水獺及小熊貓也要「上課」,水獺阿月及雄仔昨日甫見訓練員,便走近檢驗枱,乖乖用雙手抓着指定物件,再將鼻尖擱在前方,讓護理員在肚上作超聲波檢查,完成便可獲小魚作獎勵。小熊貓粟子及聰聰也靜靜讓訓練員梳毛除蟲,並檢查肌肉骨骼,之後更爬到訓練員懷裏撒嬌:「唔係一定要食物,抱吓佢已經係獎賞。」
聰明的水獺對訓練較易上手,但魏偉寶說,只要對環境有反應,所有動物也可作護理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