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無阿媽 唔夠Man

天生無阿媽 唔夠Man

為人父母甚艱難,湊「代母B」難上加難。首先,該如何回答「媽媽在哪裏」的疑問?a)你是石頭爆出來的;b)走佬了,不回來;c)媽媽去了未來世界,遲啲和你會合?子宮和母乳可以暫借,但媽媽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又能否找到代替?「專業」爹哋,好明顯有問題、未解決!

記者:蔡慧敏 
攝影:黃子偉
Model:Charles@Starzpeople

先天缺席 影響比離婚大

「代母單親」由來已久,因為種種原因而不結婚、又想當爸/媽的外國明星大不乏人。筆直的C朗和攣攣的RickyMartin的共通點,就是大家都有由代母所出的孩子!以往「隔岸觀火」我們不甚了了,但李兆基、李家傑與代母3B的合照一出,街坊們好大反應:「可憐啊,一出世就沒媽媽」、「好心唔好話畀全世界知佢哋無媽媽啦」。現今離婚率高企,爸/媽二缺一見怪不怪。但輔導心理學家陳再綱博士指媽媽先天缺席,比起離婚或意外所造成的單親,對孩子有更深遠的影響:「出生首12個月是建立依附關係的關鍵時刻。BB與媽媽的attachment帶來安全感,令他們對人信任,遇到新事物時就不會逃避,繼而培養出探索能力,這對學業和日後成就都會有影響。」入學後與同學有所比較,問題會進一步浮現:「就像人人的筆盒內都有鉛筆擦膠間尺,自己卻少了甚麼,會產生的不優越感,與人相處時可能會退縮,影響社交。青春期正常都會約會異性,但他可能愛躲在家。」他說有很多離婚案例,雙方溝通有問題,都是源於幼兒時的「根基不穩」。缺乏「依附關係」也可能導致品格障礙(Conductdisorder):「做出破壞性行為而不內疚、感受不到自己對別人的傷害,是因為他不覺得人與人之間是密切的。」

性別意識會模糊

母親的缺席,也令男孩的戀母情意結失去着落。戀母並非指性關係,而是依戀:「因為戀母,男孩會以父親作為學習對象。漸漸培養出男子的氣度、知道粗重工夫要由男仔去做。」小孩到3、4歲便有清楚的男女之別,女孩亦會因為戀父而學習媽媽的溫柔、愛打扮。但單親小孩沒有模仿的動機和對象,容易導致性別意識模糊:「所謂『乸型』,其實就是對性別意識模糊。」另一個「有錢人」獨有的問題,就是孩子可能會質疑自己的存在價值:「究竟我的存在是否只為滿足爺爺/爸爸?好多大家族的孩子自尊心反而不強。」

■陳再綱博士是美國上愛荷華大學香港分校心理學講師。

解釋不是掩飾

對單親父/母而言,隱瞞另一半的去向是很大的誘惑,因為逃避最方便。「但小孩好快懂性,社會亦會灌輸好多『爸爸上班、媽媽做家務』的觀念。如果一開始不對小孩坦白,他們會質疑『如果(單親)不是壞事,點解要隱瞞』。」認為父/母「信唔過」容易造成反叛心理。「父/母自己要先放下包袱,不要覺得單親、代母產子是缺憾。在日常生活中解釋,爸爸選擇不建立婚姻關係,其實唔係咁大件事。」針對人際關係,單親小孩應多參與社交活動,「與其他小朋友交往,讓他們知道如果打人/傷害別人的後果。」多與家族內的姨媽姑姐相處也有幫助。但陳再綱不認為保母可以代替生母的角色:「有育兒經驗的人都知,『出自我身』是無條件付出。當BB生病時,會覺得工作、收入甚麼都可以放棄。」親情不能量化,「BB扭計做父母的未必會即時要抱,可能一個眼神、拍他幾下已經可以。現在的細路成日要抱,就是因為由工人湊。」10個保母貼身侍候,也不及媽媽一個眼神。

■SarahJessicaParker本身有美滿家庭,09年靠代母追加兩名BB女。

■李氏三B精靈可愛。其實好多單親家庭的小孩都能快樂成長。

■RickyMartin因為孖B出世順道出櫃,理由是「不想做個講大話的爸爸」。

■C朗無意「做老襯」,直接跳到爸爸的階段。

■MJ的婚姻似是而非,但三名由代母所出的子女則生生猛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