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管理學院今年有17位(A-Level)狀元,其中兩位更是6A狀元王,院校長崔康常深信,知識改變命運,因為他自己就是例子,靠知識由基層躋身中產。他除了公開製造狀元的方程式,更暢談個人投資,他的目標是製造另類「7A」狀元,讓年輕人生活及心靈同樣富足。「書中自有黃金屋」,崔康常深信教育是社會最佳投資。他就是透過學識建立事業,及懂得投資分析,從而累積財富,改善生活。 記者:陳皓怡
Q:狀元是否真的有一套方程式「製造」出來?
有。我有一套PowerPoint,內容是人要有目標,經過苦練進步,做得好點自然會增加信心,自信帶來更大的決心,再運用有效方法,無論任何事情,任何人都可以達致成功。
我中學運動很差,但論擲鐵餅、推鉛球,全校未必多過3個學生贏得到我,就是靠上述方法,雖然我未必夠人大力,但掌握技巧,經過苦練,我有機會擲得遠過別人。
Q:試場上的狀元,在社會上會否未能同樣取得佳績?
我要求學生要有「7A」,包括有全能發展、對社會的關愛和包容,這是成功的關鍵。出來做事亦無往不利。現時有很多人不能容人,太自滿和帶有色眼鏡看人,又怎樣與同事共事?
Q:如何將學問用於投資?
1984年中英談判,很多人驚共產黨收回香港,樓價大跌。但中國人不會願意自己收回來的地方,比英國人管治時更差,所以我唔驚。當時我在沙田買了1700方呎單位,呎價400元。我問過建築界朋友意見,400元一呎只夠建築費,還未計地價,樓價沒有可能低過這水平。其後因學校提供宿舍,96年尾將單位賣出,賺了9倍。
我原計劃將物業出租,但因無人租卻有人買,所以選擇出售。其實買入及出售的時機均需眼光,有學問、知識,我就懂得分析。
Q:年輕人如何理財?
銀行息口低,放在銀行無息,敵不過通脹。經驗話我知物價比人工升得快,剛做校長時月薪2萬元,現時月薪8萬元,但買樓時樓價是每呎400元,現時升到1萬元,樓價升得比工資快,所以要學懂怎樣去投資。若不儲錢哪有第一桶金投資,小儉是富,有錢才可戰勝通脹。
Q:會否鼓勵學生買樓?
會。為甚麼不買?買樓供完不用再供,起碼生活無愁,而且交租並不便宜,問題是甚麼時候買?買樓是要看時機,有人在樓市旺買了幾個物業兼做槓桿,結果成了負資產,這種不叫投資,叫冒險。樓不是炒,是用來自住。
崔康常檔案
─個人資料─
1972年 香港大學榮譽理學士畢業
1975年 完成中文大學教育文憑
1988年 獲中文大學教育碩士
1996年 獲新南威爾斯大學哲學博士
─工作履歷─
1979至1996年 擔任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校長
1996年至今 任恒生管理學院(前身為恒生商學書院)校長
買賣股票四大心得
崔康常指出,持有現金只會貶值,所以必須學懂投資。他雖然投入教育工作,但仍有投資股票,購入作長線持有,並不會短線炒賣,「有人說賺10%要止賺,這是賭錢。若再升時,又追貨,股價可能又跌回,這無疑是幫股票行打工。」
勤做功課 忌人云亦云
這位「狀元」校長分享個人投資心得,綜合有4點:勤做功課、留意未來前景、政治因素、忌人云亦云。崔康常解釋,做功課是要留意上市公司業績報告,分析市盈率、市賬率等比率,藉以衡量該公司的投資價值。至於了解上市公司業績報告,有助預測公司前景及投資價值。
他又說:「買完等佢慢慢升回報更可觀,成日理佢,可能已經賣了。其實20%至30%回報不難,若識(股票)於微時,市旺時升幅以倍計。」他曾持有中國無線(2369),受惠於當時手機的發展潛力,約一年股價由0.6元升至4元,升幅5.7倍。
理財疑難專家幫你
如果你在理財路上有任何疑難,歡迎你寫信來,只要你寄來的資料夠詳盡,並附上聯絡電話,理財版會幫你安排與理財專家面談,免費為你度身訂做更適合你的投資組合。
傳真:23703886;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郵寄: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八號《蘋果日報》二樓理財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