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是實際派 - 嚴櫻

建制派是實際派 - 嚴櫻

立會議員黃毓民提出釋放劉曉波動議,建制派雞飛狗走,避得就避。
筆者從來都可憐中央:半堂公卿,在爺身上予取予攜,賺盡威盡,可是一到關鍵時刻,食客三千就藏頭露尾,不表態,不就是表態?不就是公然忤逆偉大祖國外交部的官方譴責?有贓分時,就不惜跟群眾為敵;現在一見民情不對,又怕揹上違逆民意的罪名,不敢與爭,連棄權票都不敢投。

利字擺中間

一言以蔽之,他們不是建制派,而是實際派,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美其名護建制,實則純講實際。甚麼「以人道立場釋放」、「痛心」、「希望中國以更寬鬆態度對待異見人士」、「反對聲音可令當權者有警惕不脫離群眾」,左一巴藐視中國法律,暗指關押不人道,右一巴侮辱中國政府有脫離群眾的可能,偉大的中央,怎一個忍字了得?神聖的議事殿堂,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抽水」大觀。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說:「無聲勝有聲。」然而爺的心思:不是無聲勝有聲,而是只許一把聲。這把聲,就是神聖祖國永不犯錯,倘有不滿,例必勾結外國,有心壓制中國進步。與其條氣不順,祖國不如像人權報告一樣照辦煮碗,辦個國產和諧人權獎,頭九屆送予九位政治局常委,接着頒給緬甸軍政府,然後是金正日父子,讚賞他兩父子夠克制,坐擁核武都不輕啟戰端。那就你有你頒我有我頒,你有勾結我反勾結,想不進步都難。

嚴櫻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