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之小國反擊》
【本報綜合報道】聯儲局周三推出總值6000億美元(約4.68萬億港元)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藉此對抗通縮。惟專家指QE2對美國經濟實質刺激作用有限,資金只會湧往新興市場,在這些國家引發通脹及資產泡沫。面對貨幣、資產有被炒爆之虞,多個新興國家隨即表達不滿,矢言出招遏止熱錢流入,泰國財長更表示,亞洲央行或考慮聯手出招壓抑炒風。
聯儲局擴大QE的消息一出,新興國家即時嚴陣以待,包括巴西、南韓、墨西哥及菲律賓等多國,均對熱錢問題表示關注。南韓央行發表報告稱,美國和其他國家的QE措施令資金大舉湧往新興市場,大增區內貨幣和資產的波動性。該國財政部官員表示,會積極考慮推行資本管制措施。
菲律賓央行行長AmandoTetangco表示,美國的債息未來一段時間將維持低企,令資金流向新興市場,該行將密切留意聯儲局有關措施對美國經濟及全球通脹的影響。而泰國財長KornChatikavanij則表示,該國央行正與區內其他央行磋商,或聯手出招壓抑過度炒風。
巴西:將惹報復行動
而日本是唯一與美國「坐在同一條船」(面臨通縮)的亞洲國家,昨並未對聯儲局的措施作出回應,日本央行早前宣佈,提前於本周四、五議息,外界揣測該行或因應聯儲局的行動,衡量是否進一步擴大放水措施。
墨西哥財長柯戴洛表示,會密切監控資產泡沫的風險,及阻止大量資金湧進該國。巴西央行行長梅羅斯亦表示,會採取更多措施,嚴防信貸泡沫。而巴西外貿局局長WelberBarral則批評,美國推行損人利己的政策,勢惹來報復行動。
事實上,專家早已指出,聯儲局加碼放水,未必能刺激國內消費及投資,更會令資金四處流竄。法巴策略師HansRedeker表示,美國大量印鈔後,資金並非留在國內,而是湧入其他國家的資產市場,並引發通脹,對新興經濟體系有負面影響。
G20峯會恐難有作為
滙豐全球資產管理宏觀及投資策略部主管普爾則表示,聯儲局的QE2措施會在新興市場引發通脹,迫使區內央行加息應對,令美國與新興國家的息差進一步擴大,吸引更多資金炒賣新興市場貨幣和資產。亦有分析員擔心,聯儲局新一輪QE2措施將增加新興國家貨幣的升值壓力,令依賴出口的國家經濟大受打擊。
即使是歐洲經濟龍頭德國,對聯儲局的泵水行動亦感不滿。德國經濟部長RainerBruederle批評,美國試圖以貨幣政策影響美元滙率,擔心全球日後將興起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
聯儲局QE2之舉,惹來多國批評,意味下周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峯會上,各國在解決全球失衡和滙率問題上恐難有作為。至於美國提出就各國經常賬赤字及盈餘訂立量化目標的建議,相信亦難取得多數國家支持。
新興國家對QE2評論
巴西外貿局局長WelberBarral:
美國推行損人利己的政策,勢惹來報復的行動
南韓財政部官員:
美國的放水措施將令資金湧入新興市場,該國會積極考慮推行資本管制措施
泰國財長KornChatikavanij:
該國正與區內央行磋商,聯手出招遏抑過度炒風
美國QE2措施重點
‧由現時至明年6月吸納總值6000億美元國債,即每月吸納750億美元
‧將每月按揭證券到期回籠的資金再投資,估計截至明年6月規模達2500億至3000億美元
‧定期檢討買債規模和步伐
‧今次將較首輪QE吸納更多4至7年期國債
‧暫放寬當局在每種年期國債的持有量不得超過35%的上限
‧紐約聯儲銀行將於下周三公佈每月吸納國債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