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終於出台,雖然買債規模與市場預期大致相符,但卻側重購買中短期國債,與市場預期長債亦佔一席位的預期有異。故消息公佈後,中短債與長債的走勢呈兩極化,美國2年及5年期國債備受追捧,致使孳息雙雙破底,而未獲垂青的30年期國債則捱沽,加上市場憂慮通脹重臨,帶動其孳息升至三個月高位。
是次QE2當中,多達91%資金會用於買入10年期以下的美國國債,其中4至7年期國債便佔46%,消息刺激2年及5年期國債的孳息率昨分別跌至0.332厘及1.066厘的新低。
相反,用於購入17至30年期長債的金額只佔4%,令市場人士大失所望,缺乏聯儲局這個「大戶」光顧,30年期國債遭受市場捨棄,其孳息率一連兩日大漲12點子,扯上4.05厘的三個月高位,令5年期與30年期國債的息差擴闊至破紀錄的299點子。
專家指出,市場普遍預期QE2可以成功刺激通脹,而這勢必會蠶食長債價格,年期較長的30年國債價格更加會首當其衝,故消息一出,相關債券便遭拋售。
此外,有莊家債商表示,聯儲局現時已擁約12.5%美債,若當局最終多購入近萬億美元美債,其持有比例將會增至27%,令美債流通量下降,或會造成供應短缺情況,扭曲美債市場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