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之金融狂潮》
【本報綜合報道】聯儲局再度「泵水」刺激經濟,令環球主要股市全線上揚,歐洲早段亦漲逾1%至2%,美元續頹,刺激資源類股份造好,加上美國大型零售商上月同店銷售理想,亦令美股更上層樓,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早段最多升212點,並升至26個月高位,重越雷曼倒閉前。
開市後一個半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正),道指升201點,報11416點;標準普爾500指數升18點,報121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36點,報2577點。聯儲局周三宣佈擴大量化寬鬆後,道指當日即市創雷曼兄弟「爆煲」以來的收市新高。
就業市場復蘇步伐緩慢
MSCI環球指數、MSCI亞太指數昨分別升1.3%及1.5%,同創逾兩年新高,而印度股市更揚至破頂。歐洲股市亦一度升逾1%,英、法、德股市尾段升1.74%至2%。
蘇格蘭皇家銀行股票策略師畢曉普指出,聯儲局再放水,為環球金融市場注入新的流動性,令投資者風險胃納大增,令股市可望升至年尾。
BlueBayAssetManagement基金經理JonathanFayman亦認為,之前有不少市場人士選擇於聯儲局公佈議息結果前,先行沽貨獲利靜觀其變,結果儲局的放水規模符預期,令這些人有信心重新入市,令大市得以延展升浪。
經濟數據方面,美國上周新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2萬人至45.7萬人,較預期增至44.2萬人為多。而持續申領人數則減少4.2萬人至434萬人,好過預期的437.8萬人。分析員指出,新申領數字於過去數個月大致上徘徊於45萬至50萬人之間,意味當地就業市場的復蘇步伐非常緩慢。
此外,第三季非農業生產力增長1.9%,高過預期的1%;而期內單位勞工成本則意外微跌0.1%,與預期上升0.6%大相逕庭。經濟師指出,生產力大幅提升,反映企業透過改善生產效率而非增聘人手,以應付需求,是故勞工市場至今仍然疲弱。
QE2過後聚焦數據
有分析員指出,美國中期選舉以及聯儲局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已成明日黃花,加上業績期亦接近尾聲,故市場將重新聚焦於經濟數據,而今日公佈的10月非農職位報告將是本周壓軸重頭戲。此外,共和黨重奪眾議院控制權,布殊年代推出的稅務優惠政策會否獲得延續、金改及醫改法案會否有重大變動亦將成為市場關注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