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曾在友報的同名專欄提到國際泰豐(873),隨後與一位創投公司董事閒談,她也投資過不少床品公司,席間學到不少東西,值得分享。參考一份最近發出的券商報告,內地床品行業仍處於高度分散階段,前五大企業只佔市場份額約7%,市場整合尚未出現。其實床品與男裝業之分散度類似,而行業仍有望於未來數年,取得年均25%以上的增長。
然而,床品行業跟男裝亦有很不一樣的地方。第一,是床品款式較少經常轉換。很少會聽到「今年興紅色,明年興黑白加繡花」這類時裝,更少聽聞2011新款床品這種情況。所以,庫存減值機會遠比時裝業低。
第二,是尺寸問題。床品的大小、市場,包括做組裝或床褥者,其實皆有共識,所以尺碼相當標準化,比時裝有優勢。第三,則是品質。不少床品所用布料,其密度、顏料和均勻度皆有較高的要求,入行不易。
最有趣的一點是零售店舖租金。曾經買過床品的讀者,都知道床品是用長方體的標準包裝,就算一張千多二千元的床單,亦很少會整張展示出來,一個細小的百貨公司櫃位就能展示多個款式。反之,千多二千元的衣服則鮮有用上細小的地方,因為「派頭」不夠,所以高檔衣飾店舖的租金通常高得多。
筆者客戶持有國際泰豐
陳建良
寶來證券(香港)資產管理部投資管理董事
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