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二五規劃《建議》之後,國家發改委前日突然發起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還承諾在十二五規劃中就居民收入目標制訂具體、明確的指標。消息公佈後,內地網民嗤之以鼻,甚至出言譏諷:「發改委,拜託了!如上班實在沒事幹就玩玩鬥地主吧!」
挑起公眾與中央對立
國家發改委一向有小國務院之稱,掌控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包括各地大型項目審批、經濟指標的制訂以及攸關民生的物價調控等,十二五規劃的編製更是其職責所在。問題是,發改委在中共中央作出決定之後才諮詢公眾意見,究竟是想用民意凌駕中央,還是做騷耍民眾?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解釋,中共中央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只是原則性,而發改委編製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則要將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指標具體化,包括居民收入預期指標的設計。一番說話,當然是要討好民眾,否則,這場公眾諮詢怎麼做下去?
但是,這些指標真的可以由公眾說了算嗎?十一五規劃從經濟增長、經濟結構、人口資源環境、公共服務及人民生活四個方面設立22項量化指標,包括GDP年均增長7.5%,這些指標有哪一個可由公眾設定?如果居民收入預期指標可以由公眾設定,結果勢必超越中共中央的建議,屆時,誰說了算?發改委的公眾諮詢騷,豈不是要挑起公眾與中央的對立?
更可笑的是,五中全會閉幕後,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還在記者會上表示,十二五規劃《建議》設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中沒有量化指標,不同於十一五規劃,「不僅能夠淡化一些量化目標考核帶來的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更好地體現了規劃的指導性」。
高官如此前言不搭後語,反映在五年發展規劃如此重要的問題上,他們仍習慣於拍腦袋作決策,有了決定之後再做一番公眾諮詢騷,日後有問題又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是耍了中央又耍了公眾。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