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減少出口稀土政策備受抨擊,喚醒中央加快保護稀有資源的決心,據悉國土資源部等正密鑼緊鼓,10年來首次以國家安全層面作考慮,將稀土、鎢、銻、鉬、錫、銦、鍺、鎵、鉭和鋯10種稀有金屬,收納為戰略儲備,冀鼓勵合理有序開採,亦助穩定金屬價格及爭取國際資源話語權。 記者:陳韻妍
內地報章報道,中央進行稀有金屬戰略收儲研究,是希望可透過收購來調節市場供求平衡,達到穩定價格的目的,目前研究工作已進入驗收狀態,有關稀有金屬的出口配額或會逐年遞減。若成事,將對相關資源股構成影響。
10種研究收儲的稀有金屬中,部份屬儲量優勢的品種,但在長期開採利用過程中,卻沒有合理有序開採和節約利用,更因環保成本相對較低,市場價格長期低於實際價格,如稀土、鎢及銻;另一部份品種屬稀缺資源,需要長期倚賴進口,因此受海外市場價格波動影響明顯。
首以國家安全作考慮
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員羅曉鳴指,過往中央只會在金屬價格低殘時,為「托價」而購入銅、鋁等工業用金屬作儲備,但以國家安全性作考慮,將稀有金屬納入戰略儲備是首次,相信是要整頓過往「亂開亂賣」情況,而且中國作為全球大國之一,理應與其他歐美國家看齊,擁有資源戰略儲備。
事實上,國務院01年批准《全國礦產資源規劃》,並授權國土部實施,提出中國礦產地戰略儲備的目標及任務,08年再推出《規劃(08至15年)》,促請落實措施,建設礦產資源儲備是進行資源戰略儲備及爭取國際資源話語權的重要手段。
國土部總規劃師胡存智曾於年初表示,為調控市場、應對突發事件及保障資源供應安全奠定基礎,2015年要形成50處大型礦產儲備基地,提高礦產集中度及綜合開採率,並將鎢、錫、銻、稀土等礦種,為保護性開採礦種,實行年度開採指標限制,並對其出口進行調整。
研設出口配額減幅3%
另外,消息指商務部正在調整對稀有金屬的出口政策,稀有金屬出口配額將呈逐年遞減趨勢,遞減幅度介乎2%至3%。
對於稀土可能被收納為戰略儲備,中國稀土(769)透過公關向本報稱,有關研究反映內地對稀土的政策越來越緊,倘中央真的將稀土收儲,會令市場上的稀土產品減少,應會對稀土價格有支持,對公司業務亦有正面影響。除中國稀土外,現時擁有稀有金屬資源的香港上市公司,還有湖南有色(2626)、洛鉬(3993)、江銅(358)等。
中央決意保護全國資源
2001年
國務院批准《全國礦產資源規劃》,並授權國土部實施,提出中國礦產地戰略儲備的目標及任務
2008年
國土部發佈《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促請落實措施
2010年1月
國土部總規劃師胡存智表示,2015年要形成50處大型礦產儲備基地,提高礦產集中度及綜合開採率
2010年5月
國土部會議透露,煤炭及稀土資源將成為中國礦產地戰略儲備首批試點
2010年10月
消息指國土部準備將鉬列入保護性開採礦種,明年開始實施開採總量管理,成為第6個被列入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
2010年11月
消息指,國土部等籌備將稀土、鎢、銻、鉬、錫、銦、鍺、鎵、鉭和鋯10種稀有金屬收納為戰略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