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仇商情緒越趨嚴重,但商界仍死抱政治及經濟特權,特首曾蔭權昨日出席四大商會午餐會,趁機教訓商界人士「時代已經改變」,商界以往只顧賺錢,忽略僱員福利和社會整體利益的態度,已令草根階層感到被剝削,商人有需要盡快改變心態,承擔更大社會責任,不要將自己變成社會問題的一部份,若商界堅持不改變,最後只會被迫改變,屆時一定更痛苦。
「被迫改變更痛苦」
曾蔭權昨日出席四大商會合辦的施政報告午餐會,面對近年社會對部份商界人士營商手法強烈反感,曾蔭權多次向在場商界人士嚴正指出,香港「時代已經改變」,隨着香港知識型經濟進一步發展,市民期望商界能更多解決社會問題,認為商界不能再只講對香港經濟貢獻,忽略僱員福利及社會整體利益,他又說,「現時商業繁榮成果,並無滴漏(Trickle-down)到草根階層,有人感到被剝削」,令社會不滿升溫。
要解決社會矛盾,特首認為不能只靠政府和資本主義,而要商界作出更大程度的投入和合作,負上社會企業責任,包括支持最低工資、標準工時和社會企業,以及訂立對家庭有利的聘用政策、更公平的買樓措施,並提供更環保的交通、有益於環境的包裝等,商界必須接受這些轉變,「成為解決方法的一部份,比成為問題的一部份好」。他又警告若商界堅持不接受,最終只會承受更多痛苦,「被迫改變比帶動改變更痛苦」。
被質疑想挽回民望
不過曾蔭權補充,政府種種規管營商手法措施,例如立法防止地產發展商出售發水樓,並不是想懲罰地產商,而是希望令樓宇買賣更公平和透明,最終也是為商界着想,「對社會好,就係對商界好、對經濟好、對香港整體好」。
有份出席午餐會的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認為,曾蔭權的發言是針對某些以往未有考慮社會利益的商界代表,希望對方考慮公司利益的同時,也考慮社會整體利益。工聯會王國興認為,曾蔭權昨日是想藉向商界發炮,爭取社會輿論,支持政府推動一系列維護基層和工人權益政策。
但民主黨李華明相信,曾蔭權是想透過訓示商界,挽回近日在發表施政報告後不斷插水的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