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怨報德 - 高慧然

以怨報德 - 高慧然

原來,法羅群島地質貧瘠,缺乏天然資源和食物,當地居民靠海吃海,向以捕食海魚維生,演變出集體捕鯨的狩獵方式。每年一度,由當地社區組織年輕人展開規模浩大的殺戮行動作為慶典,任何在社區生活的居民均可參加。居民或擔任劊子手大肆殺戮,或擔任觀眾興致勃勃觀賞大屠殺。據統計,每年死於法羅群島集體屠殺的長肢領航鯨起碼超過950頭。殺戮過後,屍橫遍地,連懷孕的鯨媽媽亦不能倖免,許多已成型小鯨從破裂的母腹中滑落,陳屍母親身邊,慘不忍睹。
朋友ViVi對巨頭鯨的遭遇深感痛心,去信丹麥駐港領事館,要求停止殺戮行為,很快收到了領事館的回覆。領事館的回覆,比法羅群島的屠殺更令人痛心、驚愕。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是對別的生命的輕賤,是對自己固有的「文化」,甚至陋習的護短。領事館堅持把巨頭鯨稱為食物,強調獵鯨方式文明,且在受管治下進行。最後,更以一句法羅群島屬自治區作為開脫。
我實在想不通,在交通與運輸日益發達的今天,仍有必要獵食瀕臨絕種動物維生嗎?既然在物質匱乏、物流不暢的年代,巨頭鯨曾經作為當地人的食物令後者得以生存,人類不是該以感恩的方式來慶典成人禮嗎?為甚麼回報巨頭鯨的,偏偏是血腥的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