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建議規管醫療儀器

政府建議規管醫療儀器

【本報訊】不少市民曾於美容院進行彩光等療程後出現後遺症。政府建議立法規管醫療儀器,包括規定使用強烈脈衝光儀器的經營者必須領牌;操作人員必須曾接受訓練,並通過技能測試。有業界人士贊成規管操作人員領牌,但認為經營者的發牌條件不能太嚴謹,擔心影響行業發展。
食物及衞生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政府會按儀器入侵人體程度及存在於體內時間等風險,將儀器分四級。第一級是低風險,如敷料及繃帶;第二級是中至低風險,如針灸針及矯視性隱形眼鏡;第三級是中至高風險,如避孕套、激光器及隱形眼鏡消毒劑;第四級是高風險,如人造心瓣。

彩光操作者須測試

政府又建議將體外診斷醫療儀器,按對個別使用者及公共衞生風險分為四級,如自行驗孕及小便試紙屬於B級,即中個體風險及低公共衞生風險。醫療儀器必須先經衞生署註冊或納入列表,才能在本地市場推出。政府會分階段實施,先規管最高風險的儀器。本地製造商、進出口商及分銷商必須註冊。
政府又建議操作強烈脈衝光儀器的非醫護人員必須接受訓練,並通過信譽良好的院校(如職業訓練局)舉辦的相關技能測試。商業經營者必須就管有及操作有關儀器領牌,並遵守發牌條件,如安全措施及確保儀器由合資格人士操作。衞生署會向經營者發出指引。
香港美容業創會主席葉世雄表示,強烈脈衝光儀器在美容業內稱為彩光,現時一般美容院由曾受訓的人員操作,政府的規管能提升市民的信心。

醫療儀器規管架構

級別1 風險水平:低
例子:手術鑽、繃帶、敷料

級別2 風險水平:中至低
例子:空吸泵、針灸針、矯視性隱形眼鏡

級別3 風險水平:中至高
例子:避孕套、隱形眼鏡消毒劑、激光器

級別4 風險水平:高
例子:人造心瓣、植入式心臟起搏器、塗在抑制凝血藥的導管

資料來源:食物及衞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