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 賣 - 蔡瀾

燒 賣 - 蔡瀾

友人要在廣州開一間點心專門店,叫我去試試他心目中那位廚師的手藝。
餐廳開在大酒店裏面,上桌的蒸籠裏,有兔子形的,刺蝟樣子的種種蝦餃,味道還可以,最後我點了一籠燒賣。
翌日,約友人在白天鵝,吃過丘師傅做的燒賣之後,友人不作聲,他已知道了我的答案。蝦餃和燒賣,在點心中最基本的兩種小吃,做得不好的話,別的不必試了,我還帶友人去見一位傳統點心的老手,叫何世晃。
何先生不但精通烹調,還喜歡作詩,在《粵點詩集八十首》一書,關於燒賣,他寫着:
「纖腰細擺面帶紅,玉潔膚嬌乳交融;燒賣原為北風道,喜臨南粵情意濃。」
可見燒賣是外來食物,北方人多包糯米之類,來到了富庶的南方,餡中才加了肉。至於外形的細腰,是在製作時在中央以指一揑,正宗的並非又圓又直。上面鋪的紅色東西,應是螃蟹的膏,但平民化時,用人工蟹黃,也是可以接受的。
豬肉的肥瘦,比率應該是七分半瘦,二分半肥,用手切成零點六,或零點七的方丁。這有多大?不會用尺去量吧?形象一點,是切成黃豆一般就是,千萬不可用機器磨。
肉丁除了食鹽之外,不加任何調味品,順着一個方向拼命打勻,直到餡料變成黏手,這時可以放些葱白和油。
油也有講究,用大地魚慢火浸炸,剩下的油才香。
頂上的蟹黃,天然的高級。人造蟹黃無可厚非,製作過程是用雞蛋、生油及檸檬黃、玫瑰紅等對人體無害的色素,拌均後烹熟鋪上。
當今濫用的所謂蟹子,其實是飛魚子,當成日本高級貨,染得通紅,放在燒賣上蒸出來後,褪色成曖昧的粉紅,一看倒胃,寧願用人工蟹黃。
體積有如一顆青檸,像在美加唐人街吃到的燒賣,鬼佬荔枝般大的話,就可擲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