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於本港競賽的馬匹每月耗用逾5,000隻馬蹄鐵,這些棄置金屬除回收循環再用外,經過釘甲匠的精心設計及改良,冷冰冰的蹄鐵,原來也可蛻變成有觀賞價值的藝術品。香港賽馬會釘甲房早前舉行了一次內部比賽,最終由一朵馬蹄鐵打造的玫瑰榮膺冠軍。
釘甲匠羅承恩打造的玫瑰能脫穎而出,皆因有流暢的花瓣線條,栩栩如生,驟看根本與馬蹄鐵扯不上半點關係。想出打造一朵玫瑰,全因他本身熱愛種植花卉植物,玫瑰花瓣是將馬蹄鐵加熱再以鐵鎚敲打,在打造過程中需配備獨特工具,令花瓣的弧線更逼真。
釘甲匠廢物再造
獲得亞軍的吳偉健作品是一隻蟹,他指蟹的外殼來自一隻馬蹄鐵,代表釘甲房的意思,蟹箝及蟹腳則是剪斷蹄鐵而成。比賽評審也特別推薦了釘甲匠姚仲康的珊瑚作品,特別的是珊瑚上放置了一隻鐵鎚,仿似很多隻手托着鐵鎚,整個珊瑚耗用了數十對馬蹄鐵,珊瑚表面也加了金粉,呈現更逼真的色澤。
馬蹄鐵就如馬匹的鞋子,釘甲匠每月約需為1,400至1,600匹馬更換馬蹄鐵,一般情況下,這些金屬馬蹄鐵都會回收,熔解循環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