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推出置安心計劃協助夾心階層儲首期買樓,引來各方批評。多名立法會議員昨再炮轟當局要在2014年才推出1,000個單位,是「遠水救唔到近火」,要求即時復建居屋以助市民上車。運輸及房屋局指,復建居屋不能解決樓價高企及市民置業困難。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通過沒約束力議案,要求當局復建居屋及每年建3.5萬個公屋單位。
斥政府逆民意而行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討論置安心計劃利弊。民主黨、社民連及民建聯等多名議員表示,不同政黨及民間早有共識,就是要求復建居屋協助市民置業;議員同時指出復建居屋可協助公屋單位流轉,騰出單位給有需要人士。
民主黨李永達批評,政府逆民意而行,只肯推出總數只有5,000個單位的置安心計劃,不能解決市民置業問題。他估計,現有13萬至15萬人合資格申請置安心計劃,以當局每次只推出1,000個單位計算,中籤率不足1%,「可能抽到個孫嗰代都未抽到」。民建聯陳鑑林說,政府應「雙軌」行車,即同時推出置安心及復建居屋,讓更多夾心階層上車。
該局局長鄭汝樺重申,資助房屋不能解決樓價高企問題,須從供應量入手,因此當局已訂下每年建20,000個單位,以穩定市場。她又指,市民可買二手居屋,又或購買租置計劃剩餘的60,000個公屋單位晉身成為業主,未必一定要買私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