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製造及建築數據優於預期,抵銷個人收入減少及消費開支增幅放緩的影響,加上中國製造業數據表現強勁,帶動投資者風險胃納上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早段最多升125點。
開市後半個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正),道指升85點,報11204點;標準普爾500指數升7點,報1191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10點,報2518點。英、法、德股市尾段升0.33%至0.68%。MSCI亞太指數昨漲0.9%。
數據方面,美國10月ISM製造業指數出乎意料由9月的54.4,上升至56.9的5個月高位,與預期下跌至54大相逕庭,反映當地製造業加快擴張。分析員表示,中國、美國及英國最新製造業表現都勝於預期,紓緩市場對環球經濟放緩的憂慮,為股市帶來支持。
9月個人收入下跌0.1%,與預期升0.2%迥異,是14個月來首次下跌;個人開支僅增長0.2%,亦低於市場估計。
核心消費物價遜預期
期內核心消費物價指數按月無升跌,低於預期的上升0.1%;按年上揚1.2%,少過預期之餘,更創下9年來最小升幅。儲蓄率亦微跌0.3個百分點至5.3%。而9月建築開支出乎意料增加0.5%,市場原預期下跌0.5%。
追蹤資金流向的EPFR的資料顯示,美國的股票基金於上周錄得27億美元(約210.6億港元)的流入,扭轉本年至今走資500億美元的頹勢。EPFR常務董事德拉姆指出,於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的催谷下,市場人士的風險胃納回漲,開始選擇回流股市。
美股票基金上周吸資211億
美元與標指於過去4個月的相關系數飆升至-0.6(數字介乎正1與負1;越接近負1,逆向關聯度越高),遠低於長期平均值的+0.04,反映兩者近期的走勢頗為背道而馳。
有分析員指出,市場之前普遍預期,美滙指數將拾級而下;相反,市場憧憬QE2會令市場「水浸」,惠及各類資產價格,則為股市帶來支持,令美元與標指近月的走勢南轅北轍。但不少專家認為這現象快將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