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疏離感 - 邁克

劇場疏離感 - 邁克

都說男人有了錢就出花樣,不二奶三奶一路包下去,初一十五也摟個貌似三線藝員的o靚妹開房短聚,直教和他們簽了生死契約的女人扎扎跳。人望高處,總不會祈禱老公一世冇發達,和你做對恩愛但百事哀的貧賤夫妻吧,天天牛衣對泣,淚腺嚴重超負荷,心理能夠保持平衡生理都出事;可是一旦財源滾滾,飛上枝頭的鳳凰便嫌糟糠之妻阻手礙腳,恨不得你馬上人間蒸發,針兩頭不利卻兩頭都扎手。黃面婆沒有功成身退的海量,起碼練成間歇性隱身術,適當的時刻知情識趣自動消失,家用畀足兼沒有取消附屬信用卡,已經皇恩浩蕩,千萬不要質問深宵回家的枕邊人為什麼春風滿面。
劇團資金雄厚,一樣會不安於室,亂搞不顧美藝水平的新意思。首晚看中國京劇院演的《文姬歸漢》,我就被奪人的先聲嚇一大跳:擴音機播出事先錄好的交響樂,萬馬奔騰氣壯山河,序幕尚未拉開,先來段故事解說。這樣的「創新」,恐怕為了關照被電視劇寵壞了的觀眾,換成落伍的西方歌劇院,實在不能想像《茶花女》開演前,報幕員會透過米高峰以唸詩的聲氣朗誦:「很久以前,在巴黎的上流社會,有一位感染肺病的交際花……」那麼不信任欣賞者的智商,就算感激無微不至的安排,仍然很難避免即席遭侮辱的氣憤,清朝以來誰不是一見生旦淨末丑上場便頭頭是道,幾時需要大綱提場才能入戲了?更慘不忍聞的,是現場傳統樂器聽得入神,忽然錄音帶會來段交響,一而再再而三打斷雅興─咦,這可會就是布萊希特所謂的劇場疏離感,專門蝦我們這種大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