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出招大幅削減樓宇發水樓面,港鐵(066)雖已聞風偷步為數個項目取得建築圖則,但個別仍在爭取中的項目,如計劃明年3月底前招標的港鐵大圍站上蓋,要求將有蓋行人通道及公眾單車泊位面積,計入總樓面內,向城規會提出放寬樓面限制的申請,現時存在變數,隨時不獲准發水。
行人道單車場納總樓面
削減發水樓樓面雖然前周才公佈,但屋宇署早在處理批則上,向發展商「通水」,港鐵今年中便將大圍站上蓋項目原應獲豁免的有蓋行人通道,面積約6.22萬方呎,納入總發展樓面內,並申請放寬項目總可建樓面。港鐵最近再進一步要求,將未來由其管理並需收取管理費的逾2萬方呎的公眾單車場納入總發展樓面內,令項目的總樓面增加接近3%。
有業內人士指出,上述兩種設施,過往一般可獲豁免,而且早已包括在該站已批的發展總綱圖內,理論上,港鐵今次只作技術性修訂,之前也有成功獲批例子。不過,今次碰上政府剛公佈大減豁免發水樓面的新措施,城規會委員考慮新措施以及輿論的影響,可能未必放行。
至於早前獲放行的例子,包括港鐵將軍澳日出康城站項目,及沙田車公廟站上蓋項目,分別獲增23.57萬及1.4萬方呎樓面。
大圍站上蓋項目的原總樓面約287萬方呎,可興建8幢商住物業,以及1間專上學院,合共提供約2900個住宅單位。
大圍車站上蓋項目
住宅數目:約2900伙
住宅樓面:約204.5萬方呎
商場樓面:約66.7萬方呎
社區康樂設施樓面:約16.1萬方呎
資料:港鐵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