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提高國民收入,以消費拉動經濟,是中央今後5年的執政大方向。華潤創業(291)以零售、啤酒、飲品、食品加工及經銷為核心業務,這4大業務在內地構成巨大的消費品網絡,必能從政策中受惠。華創股價正在調整中,可吼位吸納,作中長線持有。
今年上半年,華創營業額增長19.6%至419.8億元,盈利卻激增2.66倍至42.43億元,主因是期內把合營的品牌時尚業務權益售予思捷環球(330),取得淨溢利約30億元。以核心業務計,期內營業額增31.7%至415.7億元,股東應佔溢利增37.9%至15.06億元,表現不俗。
華創過去幾年努力重組,專心發展與消費有關的業務,上述的4大核心業務均有所成,其中以零售和啤酒潛力最大,亦是華創的主要增長動力。零售業務上半年營業額增49.6%至268.92億元,盈利更大增76.9%至9.55億元,期內有稅後估值盈餘約4億元,剔除此數後盈利仍增31.6%。
華創的零售業務以超級市場為主,亦包括中藝和華潤堂等業務,約有2900間店舖。華創早前向母公司收購大型連鎖超市業務後,加以整理,已見成績,此外亦受惠於經濟好轉和溫和通脹環境,期內零售業務的同店銷售按年增長8.4%,遠勝去年全年的0.3%。中國國民消費力提高,食品漲價更有利超市經營,華創的零售業務下半年會更好。
短期技術走勢欠佳
啤酒業務期內表現相對失色,營業額只增6%至100.4億元,盈利則持平,有2.58億元。今年次季南方地區雨水較多,氣溫偏低,因而影響啤酒銷路。不過德銀最近發表研究報告,指華創的啤酒銷量在暑假期間急劇回升,第3季收益可望增長15%。
事實上華創的啤酒業務經營頗佳,以銷量計已是中國最大的啤酒商,市佔率約為20%,旗下的雪花啤酒是行銷全國的名牌。目前集團擁有逾70家啤酒廠,年產能超過1400萬千升,是將來甚有機會分拆上市的業務。
華創長線前景看好,但股價早前累升不少,走勢開始轉弱,技術指標MACD和RSI均出現頂背馳,股價已跌破10日、20日和50日線,短期調整相信未完,可候低位始吸納。
買賣策略:候29.50元或以下買入,目標35元,跌破28.50元止蝕。
邱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