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跟他們說,最典型的回應必是:『你們的憂慮,我們當然明白,可這年是末代會考啊。』」
「我暗忖着:『你可真的知道我們這些末代考生在想甚麼?』」
今年的末代會考是一個重要終結,在芸芸12萬名考生中,有七名名校「末代生」用文字,記錄他們的體驗,自行出書《十二萬分之七的心事》,講述如何準備應試、校內搗蛋趣事和「齋校」之間的舞會,上周末印成,首版1,000本。主導的拔萃男書院四名學生,拉攏了三名拔萃女書院和嘉諾撒聖瑪利書院的學生一同著書,並獲男拔校長張灼祥從活動基金借出三萬元,給他們完成計劃。
為考高分 名校生補習
發起寫這本書的男拔生梁靖琛,難忘是為準備應試,每日都要參加「旅行團」,「每天放學後,大部份同學都會留在學校內……時間一到,同學迅速分成幾個旅行團,左邊的是到太子的『現×』補物理;中門的是去旺角『英×』補中文;右邊的去油麻地補生物」。
親友曾問他:「名校生也要補習?」他說這是很多人的錯覺,「在補習學校裏頭,我隨時可能碰上超過半班以上的同學」。他說學校教學為學生打好基礎,補習社講考試重點。同學為取得較佳補習時段和前列座位,往往「爭崩頭」,補完一科再一科,回家吃過晚飯,又開始溫習,直至午夜才睡,這就是他們的末代生活。
七名學生不是讀男校就是讀女校,相聚一刻在舞會。聖瑪利的楊韻怡在書中記述她首次參加男拔舞會:「會場四周都站滿了經過悉心打扮的女孩子,甚麼款式的晚裝都有:低胸、露背、貼身短裙都有,她們都塗了厚厚的胭脂。」當晚她跳了七次舞,其中四次是跟朋友跳,「我來這裏不在於認識了多少位男生……」
也有作者在書中爆同學搞鬼行徑,如男拔生作弄同學,趁他上課呼呼大睡時,剪了他一把頭髮;又或大家忙着溫習,課餘沒時間打波,「自製空堂」去玩,把上課的老師氣壞。
直資學校 校長較開明
張灼祥校長上周末在中一入學講座上,將一本《十二萬分之七的心事》贈予答中問題的小學生,在一眾家長面前宣傳該書,結果當日賣出150本,即賺逾8,000元收入。
梁靖琛說本周六的賣物會上會推銷這本書,如能賣出七成,就足夠還款給學校。最初他們打算自己出錢,但想到學校有基金贊助學生活動,於是拿計劃書給校長,「講內容係乜,佢即刻應承」。他認為可能因男拔是直資,校長比較開明,「呢度可以勇敢、直接少少」,其他學校校長就受制於津貼學校規例掣肘。
這本書暫不會在書局發售,梁靖琛說會視乎反應,再決定是否加印。今年是末代會考生,後年就成為末代高考生,他說會考慮屆時再結集一本末代高考生心情的新書。
記者 倪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