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於9月及10月可算有交代,升至近24000點才現阻力。不過,上周波幅也算驚人,一度急跌穿23000點,已部署入市投資者又可能臨陣退縮。
其實,恒指已累升逾3000點,由高位回落1000點亦實不足為奇。筆者認為美元疲弱令資金流入股市,成為升市動力,美元反彈同樣令資金相反流向,股市自然作調整,尤其今周將更為明顯。究竟,美國聯儲局本周會議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QE2)規模有多大,成為美元、股市及商品價格走勢關鍵。
市場一直猜測QE2將涉及逾1萬億美元,近日則已調低至5000億美元,甚或以分階段形式每次推1000億美元。由於近日金融市場已開始消化QE2規模非如預期般龐大,因此,若最終推出5000億美元,美元反應料不大,股市料亦無大衝擊,恒指則暫可以22800點為支持位。若聯儲局以分段方式印銀紙,市場反應則較難掌握,究竟市場反應是嫌金額不足以改善經濟,抑或令市場繼續有憧憬,上述不同演繹可令大市各走異端。
面對多個變數,大家更應有策略作應變,筆者認為美國暫難退出寬鬆貨幣政策,資金暫未見有新的投資地區作選擇,因此早前由資金推動港股情況未變,筆者相信恒指今年可見25000點水平。
趁低吸中煤江銅新地
但大家亦須提防美元隨時找藉口反彈,令港股有短暫調整壓力。因此,策略上仍可候23000點及以下逐步吸納,而選股策略則更為重要。
從近日恒指由高位回落1000點,以及公司公佈業績後的股價表現來看,筆者仍認為政策受惠及強勢股仍可趁調整入市,包括汽車股、零售、本地地產及商品股。東風(489)、361度(1361)、博士蛙(1698)、中煤能源(1898)、江西銅(358)及新地(016)均屬考慮對象,內房、電力股則不看好。
內銀股方面,中行(3988)落實供股,供股價折讓四成而估值又吸引,可考慮供股,而建行(939)、工行(1398)料亦陸續落實供股,內銀股可續持有,但不加注。
筆者持有建行股份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