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昨日正式公佈2012年特首選委會及立法會區議會功能組別產生方法,其中泛民原以為政府只會將特首候選人提名門檻,由100人增至150人,怎知政府竟然在立法條文內加插「魔鬼細節」,包括要用全票制選117名區議員選委,令建制派有望全取所有議席;又將10席出缺的立法會選委席位,全數分給北京控制的界別。泛民立法會議員狂轟建議是趕絕泛民的第一步,令他們無法在2012年有足夠選委提名參選特首,北京將更易操控下屆特首選舉。
記者:林俊謙、莫劍弦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昨日向立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提交2012年特首選委會、以及立法會超級區議會功能組別產生方法,當中最令泛民議員憤怒的是,政府推銷政改方案時,只說會將參選特首候選人提名門檻由100人增至150人,可是有關本地立法條文,卻原來暗藏多個封殺泛民參選下屆特首的陰招。
眾多陰招中,以政府建議全票制選出117名的區議會選委會委員最辣。有泛民議員指出,由於目前400多名民選區議員中,泛民只有約100人,建制派有逾200人,若用全票制方式選出117名區議會選委,「200幾個建制派只要集中投北京指定嘅117人,泛民就連一個位都冇」。
下屆誰做特首 北京更易操控
除了在區議會選委趕絕泛民,由於選委會選舉時,立會尚未改選,仍然只有60名議員,政府建議將出缺的10席選委,交由建制派穩奪的區議會、政協和鄉議局瓜分。假如將區議會選委議席,加上政協51席、鄉議局的26席,港區人大的36席、以及立會10席,特區政府為建制派「預留」選委席位便高達240席,受北京操控的席位將佔整體1,200選委議席逾兩成,變相令泛民要取得150個選委席位、提名候選人參選機會大減,有泛民中人指北京將更容易操控特首選舉,「冇咗泛民參選特首,北京可以更易控制畀唐英年或者梁振英做特首」。
另外政府建議,強制所有當選的民選區議員,只能在區議會的選委會界別參選和投票,令原本已數量不多的泛民選委,一旦下屆當選區議員,立時被剝奪在選委會專業界別的投票權和參選權,進一步削弱泛民的選委力量。
上屆特首選舉前,推動民主派人士參選的工程界選委黎廣德表示,政府昨日提出的建議,無疑令泛民來屆找人參選更形困難,「政府明顯係想撬走我哋啲選委票,令泛民更難取得特首選舉入場券」。
區會選委採全票制 益民建聯
民主黨李永達批評,政府昨日的建議「處處設限,設計荒謬」,以全票制選出區議會選委的建議,等同明益民建聯,泛民要取得特首提名將更加困難,「根本就要趕絕泛民,唔畀我地選特首」。公民黨湯家驊直指政府做法令人氣憤,「根本係對香港人一次侮辱」。民建聯則對方案表示歡迎,黨團召集人葉國謙更在會上笑稱:「為建制派度身訂做,最好就係咁啦。」
特首選委會及新功能組別產生方法
─特首選委會─
建議:區議會117個選委由全票制選舉方式產生
問題:建制派佔區議會過半議席,全票制令他們可以全取所有選委
建議:將10個未產生立法會選委議席,撥給人大、政協、鄉議局及區議會
問題:變相增加建制派在選委會議席
建議:強制區議員不能選擇成為其他選委界別選民
問題:削弱泛民在選委會專業界別的力量
─超級區議會功能組─
建議:候選人必須是現任民選區議員
問題:參選人資格收得太緊,不利小政黨或獨立候選人
建議:最少要有15名民選區議員提名
問題:不利小政黨或獨立候選人
建議:競選經費上限600萬元
問題:不利一般市民參選,對財雄勢大政黨有利
資料來源:政制及內地事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