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浪漫為先 - 左丁山

少年浪漫為先 - 左丁山

大學一年級男生就想住要買樓,思想太過現實,女生話「你唔買樓就唔嫁你」,究竟佢係講愛情還是講金,令人疑惑,香港雖已話進入二十一世紀,不少人嘅思想仍然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粵語片中之阿媽教女「最緊要佢買層樓畀你揸手呀!」既然如此,陶傑教人二十一歲前讀完「罪與罰」,喂,本書好厚噃,點讀呀?陶傑未免浪漫過甚,強人所難,以香港情況嚟睇,二十一歲學生畢業前就買飛聽蘇施黃講座:「我要賺兩億」,咁就差唔多。
左丁山話大學畢業前讀完TheProphet,亦俾老友鬧,話上咗岸後就印印腳,講風涼話。寃枉呀,大人,自己身無一文之時,真係冇想過買樓,而引用「先知」詩句追女仔o架,例如"OnMarriage"之一段:
Loveoneanother,butmakenotabondoflove:
Letitratherbeamovingseabetweentheshoresofyoursouls.
Filleachother'scupbutdrinknotfromonecup.
Giveoneanotherofyourbreadbuteatnotfromthesameloaf.
Singanddancetogetherandbejoyous,butleteachoneofyoubealone,
一對年青愛人談婚論嫁,最好明白詩句嘅道理先,唔好淨係識得講買樓、供樓咁物質主義。二○一二年大學改為四年制,大學可以開多啲通識課程,一年級新生不妨修讀一啲文學,讓自己變得浪漫少少。
老生常談,一個人三十歲之前不妨信吓馬克思,多啲夢想幻想,三十歲後繼續追隨馬克思學說嘅話,精仔都會變蠢人,換句話說,三十歲後正視現實,學習妥協,為一生生活打算,還不太遲。大學時代拍拖,好處甚多,因男女同學同時捱窮,大家都唔知道前途如何,彼此愛情比較純粹,愛只是愛對方為人,不是愛對方嘅錢(因為佢根本冇)。反之,出到嚟社會做事,升咗做VP(副總裁之後),約會不再是到麥記、大家樂,而是學人去Pierre、Petrus、Sevva,咁樣彼此大家點知道愛情是否建基於物質享受或職位夠高呢?唉吔,如果在學期間已經講到:「你買唔買樓?」不如畀佢一個答案:「等我做咗VP先至搵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