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話,戲至中場,我小睡了一會,不是《告白》不好看,而是連續兩個星期,晚晚煲電話粥,有些渴睡。看到這篇文章,罪魁禍首應該請我去戲院再看一遍《告白》,它值得看第二遍。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二十分鐘小睡並不影響觀眾對劇情的理解,所謂告白,是劇中幾個主要人物分別站在自己的立場,對事件進行陳述,這種拍攝手法加深了對人物性格的刻畫,也令細節補充更臻完美。
這是我第一次看導演中島哲也的作品,感覺驚艷,幾乎沒有色彩的陰冷畫面,恍如扭曲、黯淡的人性,有一股冷艷的、奇詭的、變態的美。獨特的光影處理手法,舞台光的巧妙運用,顯示出導演對日式美學的刻意經營。剪輯功夫一流,畫面轉換,人物心理的層層解剖帶來的感官刺激相當強烈。
這不是推理故事,而是一場兵不血刃的復仇遊戲,可是,觀眾仍然得享抽絲剝繭的快感,劇情的高潮在結尾處,兩小時的鋪陳,只為了帶領全體觀眾衝上令人不寒而慄的高度。
據報道,中島哲也在影片發佈會上開玩笑說,如果電影不好看,那就是原著作者湊佳苗及女主角松隆子的錯。事實上電影極出色,該歸功於原作者、導演及主角三者的功勞。松隆子的演技超越了她以往飾演過的所有角色,把一個非常態母親的極端暴烈塑造得入木三分。必須去看第二遍,即使我沒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