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不用考 - 李純恩

通識不用考 - 李純恩

所謂「通識」,應該是一件活到老學到老的事情。
隨着世情的變化,生活環境和人心都會變,今日之「識」,明天可能就不夠用了。
「通識」,是不應該有年限的。
但香港教育當局搞「通識」,卻設下了什麼「近代中國」、「今日香港」之類的範疇。
都說時代發展一日千里,你要學生學「今日香港」,學了半天,還要考試,但一眨眼,「今日香港」就變了「昨日香港」,今年你告訴學生政府機關結構,特首叫曾蔭權,但過兩年,就不是他了。曾蔭權於是成為歷史,那「通識科」也就變成了「歷史科」。這種「歷史」,值得花心思去學去考嗎?
只有與時並進,不斷讓自己的知識更新,才能做到大部份事情,都可以適合時空地「識」一點。不然,跟填鴨有什麼分別?考過「今日香港」的學生,明天又有什麼用?
你看看今天的成功人士、大學問家,有哪一個是「通識教育」的產物?他們不是沒有學過「通識」,只不過不在課堂上,而在生活中。
生活是人生最好的教師,風土人情,人情世故,在課堂上是學不全的,生活中的許多智慧,也是書本上沒得教的。一個人,也不是讀了什麼「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這種教條式的「通識」就會人脈廣大的。
以現在香港的所謂「通識教育」,不過是給學生開多了一科可能令他們更糊塗的科目而已,他們還必須為此應付考試。到頭來,還是不大「識」的。高琨讀過「通識」嗎?查良鏞讀過「通識」嗎?今天許多在教「通識」的專家,讀書的時候,有「通識」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