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黨政領導在市委書記張廣寧帶領下掀開一場國內極為罕見的大接訪,四套班子和部份政府部門的一把手接受了數千人的上訪。在接訪現場不斷有民眾高喊「青天」,希望能得到領導接待為其解決問題。
這次大規模的接訪行動廣州市的黨政領導極為重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即將到來的十一月,廣州市將要舉行亞運會。作為把廣州打造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知名城市的一場盛會,廣州市當然不希望因為隱藏在民間的負面因素在亞運會期間爆發。大接訪一方面是檢驗其政府這幾年決策的優與劣,另一方面就是希望藉此機會把民間的不穩定因素給暫時壓下去,維持廣州市在亞運會期間的穩定和營造和諧團結氣氛。
為維穩打的麻醉劑
可以說,這次大規模的接訪活動是亞運會前為維持社會秩序和大局穩定的暫時措施,是廣州市黨政高層為維穩給民眾打的麻醉劑。
上訪民眾把現場圍得水洩不通,接訪的黨政領導也是忙得不亦樂乎。這樣的場面在現代西方國家是不會看到的,而恰恰這樣的場面,就是整個中國社會的現實縮影。
中共高層為維護大局的穩定,對信訪工作一直採取冷處理,在這幾年高速發展時期,以公共利益為名損害民眾合法個人利益的事件層出不窮,為大地產商提供土地而強制拆遷、非法侵佔農民耕地的新聞屢見不鮮,地方官員為提高地方GDP數字、撈取政績做這樣的事更變本加厲。
民眾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選擇上訪,但往往得到的只是沒有下文的答覆,更有民眾因為越級上訪而受到非法對待。在一個制度完善的國家裏,民眾都會通過法律或其他合法手段去維護自身的利益,但在現代中國這卻是一個沒能解決的問題。大接訪反映出來的中國現實是尷尬的,除了廣州,全國其他地方究竟還有多少民眾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
當今中國由於政治體制不完善和法律真空地帶過多,黨政受監督的力度和幅度得不到有效保證,權力未能有效地制衡,官員濫用權力損害民眾利益的事件時有發生,上訪是民眾維護自身利益的首選手段,加大力度推動信訪工作的向前邁進是短期內收集民意、解決部份社會矛盾的必要且有效的措施。像廣州市這樣的大接訪應該在全國推廣,更應成為一種常態的措施。
政治改革才能治本
領導接訪民眾是解決社會矛盾的「治標」手段,更為重要的「治本」手段是在十二五期間加快推進民主法制的建設,加大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力度。中國急需完善的是政治領域的體制,社會矛盾的根源在於沒有完善的制度去保證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使得處於社會弱勢地位的「小國民」享受不到發展帶來的成果,矛盾不斷尖銳化和常態化。
經濟發展很重要,穩定的發展大環境很重要,但歸根究柢還是民眾的利益能得到保證更為重要,希望中共能借廣州大接訪的東風,面向全國採取更為徹底和有效的措施去完善制度,切切實實讓國民體會到「國強」帶來的「民富」!
風之子
內地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