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向銀行查詢人幣持倉「長倉非罪惡 不算囤積」

金管局向銀行查詢人幣持倉
「長倉非罪惡 不算囤積」

【本報訊】清算行中銀香港(2388)因應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為參加行提供的結滙(沽美元購買人民幣)額度突用罄惹眾多揣測,如跨境貿易「滲水」、人行對人民幣業務過急發展調慢步伐,以及原來持有人民幣長倉的銀行,若向金管局借人民幣將受懲罰性息率區別處理等。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恆昨重申,暫沒發現銀行透過貿易結算平台,從事非真實貿易並惹起關注的行為,若有定會嚴查,該局的掉期安排亦無懲罰性機制。 記者:劉美儀

另一副總裁彭醒棠表示,銀行持有人民幣長倉「唔係罪惡」,不會因而被判定刻意囤積人民幣,但作為監管當局,他承認有向同業查詢人民幣長短盤持倉及風險管理妥善程度。

掉期安排沒懲罰性機制

是次中銀香港乃因額度用完而停止提供貿易清算的結滙交易,他說絕非未到限額便被當局「㩒停」,正好反映跨境貿易結算,按試點計劃運作及需求殷切的實況,而人行與該局的互換掉期安排,即時啟動提供流動性,正好顯示並非外界揣測內地有意放慢或叫停相關業務。
對於被指摘不提早示意市場額度快用完,中銀發言人回應,從技術角度而言,若提前通知參加行,反會導致更大量購買,故該行一直與中港監管當局溝通及尋求辦法。
一如市場預期,因中銀結滙暫停,本港離岸人民幣現貨價,與境內在岸價進一步擴闊,兩者相距最多達1400點子,收市時離岸價報6.57,境內價則較前日升166點子,收報6.6708,兩價相差1008點子。
彭醒棠則指出,以往兩個市場現滙水平相差更大,昨市況平靜有序,未聞有銀行無法滿足兌換需要,現階段亦未有銀行向該局尋求掉期安排。
被問及參加行是否仍可委託境內代理行,直接於在岸市場按貿易需要購買人民幣,阮國恆表示,據其透過銀行了解,各代理行與人行之間的結滙額度亦已用罄。今年6月,跨境貿易試點已由原來5個城市,擴大至全國20個省市。
至於掉期安排定價水平,他指在同一交易時段尋求掉期而風險可控的銀行,收費定價一樣,抵押品是外滙基金債券,該局亦不排除以人民幣兌換形式提供協助。

阮國恆重申,金管局的掉期安排無懲罰性機制。

港人幣存款上月逼1500億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表示,中銀人民幣兌換額度已用完,相信金管局會就長遠結算安排作出檢討,並會盡快與人行商討。
恒生銀行(011)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梁高美懿表示,該行與內地銀行有聯繫,可透過國內銀行得到人民幣額度,故其人民幣跨境貿易業務發展不會受到影響,惟她承認,隨着人民幣升值及認受性增加,過去3個月市場對人民幣需求增加,故亦應不時檢討兌換額度。
金管局亦公佈,9月底本港人民幣存款按月增長14.5%,達到1493億元人民幣,反映香港人民幣銀行業務發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