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題目考起會考生 考評局死撐

文言文題目考起會考生 考評局死撐

本報訊】今年末代會考中文科的閱讀理解狂出文言文題目,被考生指是高考水平,昨日出版的考試報告顯示,該卷整體考生平均得分比率只有37.4%,即不及格。報告不承認出錯題,反指考生理解文言文如瞎子摸象和指鹿為馬。學生組織批評考試及評核局死不認錯。
各科考試報告輯錄了試題、答案和評卷總結。會考中文科閱讀理解有兩篇文章,一篇為張中行的《自嘲》,白話文夾附多段文言文;另一篇為文言文《列子.說符》。大批考生應試後指摘題目太深,也有教師指屬高考水平。
該卷滿分為92分,考生平均得34.43分,比率只有37.4%。最後一條佔6分的題目,着考生分析《列子.說符》與另一篇文言文相同之處,考生平均得分0.22分,比率為3.7%。
報告不承認題目過深,反指考生有四大通病:表達能力不足,語文底子弱;思維混亂,缺乏答題意識;理解結構較複雜題目如瞎子摸象;不諳常見文言文字詞,錯解文意,指鹿為馬。
曾發動考生向考評局抗議的中學生聯盟行政秘書池卓龍,不滿考評局拒承認錯誤,「超出課程範圍,老師都話係中七題目」。會考和高考中文科作文卷的評卷總結又批評考生字體潦草,「於今尤烈」。

通識問胡錦濤 僅三人選答

此外,今年高考通識科有多條政治題目,其中香港研究必答題是關於07年人大定出本港普選時間表,並附以一幅諷刺北京綁着特首曾蔭權後腳的漫畫,着考生分析。報告指考生對高度自治和一國兩制下香港認識不深。今日中國有一條問及國家主席胡錦濤講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得三名考生選答,報告指考生表現差,未深入探究胡總講話。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張銳輝指出,這是意識形態問題,屬選修部份,學校很少全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