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樓周記:樓市淪為大賭局 - 劉兆昌

老樓周記:樓市淪為大賭局 - 劉兆昌

物業炒賣比率雖不高,但供款佔入息比率正邁向高危期,財爺曾俊華已不斷提醒市民量力而為。樓價有起有落,當大家失去理性,進入全民皆炒的時候,市況一旦逆轉,要救亦無從。如果自己仍未計好條數,卻被眼前利益引誘,奢想刀仔鋸大樹,盲目入市的話,隨時變成炒家點心,不能自拔。

眼前利益蒙蔽潛在危機

過去20個月樓價急升了47%,完全改變市場規律,的確有點失去方向,輸錢皆因贏錢起,懂得收手的人不太多,總之賺了100萬元,便想賺多100萬元,任何投資產品都有風險,量力而為是最基本原則。
外圍變化莫測,一個政策可以成為救市水泡,亦可變成慢性毒藥,而且藥力發作,亦不留表面傷痕。
施政報告留有一手,表面上只以土地供應來穩定樓價,似乎遠水難救近火,每年2萬伙新增供應亦難滿足熱錢需求。但當兩至三年後供應掉頭回升、熱錢流走,手上一大批高價貨,若非有龐大資金支撐,還可捱過低潮嗎?
市民預期樓價持續上升,所以才把資金投入樓市。假若說給大家知道,明年全球退市,資金回籠,利息急升,今日便不會有那麼多人買樓。物業市場突然之間變成一場大賭局,贏了的,想贏多點才離場,換個角度,輸了便想回本,這便是賭仔性格,沒有多少人懂得適時收手,這便是長賭必輸的原因。

政府隨時突襲打擊炒風

物業市場變成了投資工具,固有用作自住、買樓防老及當儲蓄的思維,全被忘記了,所以政府出手打擊炒樓之心未減,只是選擇最合適時機出手而已。
政府從物業炒賣比例和供款比率着手,這兩點較易掌握,雖說短炒佔整體成交比率仍維持在2%以內,與97年高峯期仍有天淵之別,但供款負擔比率已接近警戒線,假若如財爺所指,目前負擔比率由去年38%急升至41%,即強烈暗示不會待樓價再度急升後才會出手。
市場指出金管局已密切監察銀行借貸風險,有沒有銀行違規承造按揭,這也反映出財金機構已開始從這方面埋手,一旦炒賣比例急升和負擔比率超越危險線時,也許會有突襲打擊炒風措施出台。
上周縱使睇樓量回升,但成交量尚未爆升,反映投資者已提防政府隨時狙擊樓市,泡沫雖未爆,措施仍在政府手裏,只待最佳出手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製造出更大的震撼力而已。

劉兆昌
http://www.HKLau.com